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春节是冷是暖?对农民有什么影响?
12月22日是今年的冬至节气,眼下也快到了,冬至节气一过,就意味着正式进入冬天,农谚中就是开始“数九”了,未来到春节就是今年最冷的时候。不过从当前的体感温度来看,今年这个冬天不太冷,目前全国多地已经开始大范围降温、降雪,但12月的这场冷空气仅在华北以北,而且多数地区并未真正迎来今冬第一场降雪。
最近村里的农民都在谈论今年的天气,俗语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田里的庄稼也好、瓜果也好,若不经历寒冬,来年怎么会有好收成?马上就要冬至了,但现在的温度就跟深秋差不多,农民都懒得烧柴烧煤来取暖了。冬天不冷农民少受冻,也减少了出行困难和御寒的开支,但这却并不是好事,现在农民担心厄尔尼诺现象要来,那么开春后可能会发生倒春寒,诸多农事活动要提前准备起来了。
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将重现吗?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去年就是一个暖冬,今年到现在温度仍然没有降下去,冷空气不给力,降雪迟迟不来,很多人都觉得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又要来了。目前专家预测,厄尔尼诺现象保持中性概率,到春节期间或将达到60%,今年厄尔尼诺现象不会发生,这让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今年的冬天气候偏暖已成定局,因为今冬冷空气少,目前,降雪以纬向为主,华北地区已有降雪,华中地区有小范围降雪,黄淮及以南地区尚未降雪,且后续何时迎来第一场雪尚未可知。
今年春节是冷是暖?
正在拥抱大雪的人今年是幸福的,很多人现在都眼巴巴等着飘雪,可是看看预报根本没有雪天,所以今年春节是冷是暖?会不会下雪呢?农民们更是盼望能有一场大雪,这马上冬至了天还是不冷,气温持续偏暖,蒸发量就会加快,越冬害虫就会比往年滋生的要快,虫害更严重,这是来年的一大烦心事。俗语说“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 所以村里农民都说今年春节不会冷,那么何时下雪要看未来冷空气的发生和走向了。
开春后是否会发生倒春寒?
暖冬在春节过后可能会有反常的爆发,那就是倒春寒,这也是现在农民所担心的。俗语又说“大雪不冻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在刚刚过去的大雪节气,人们普遍觉得并没有隆冬季节到来时该有的寒冷和刺骨的感觉,即便前几天有些地区已经下雪,但是体感温度并不冷,在下雪期间,地面上也未有大量积雪,那么在大雪节气不出现封冻现象,那么明年开春很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为冬天推迟了,该来不来,迟来注定会给农事带来灾难。比如18年春季,倒春寒持续了个把月时间,导致北方果树减产,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苹果,这也造就了今春及上半年苹果价格持续走高的局面,表面看种苹果的赚了,但是大面积的减产也给大部分农民带来了损失,除了苹果还是其他粮食作物和农产品受灾。
农民该做哪些准备?
村里的老人总说“冬在尾,倒春寒”,今年冬天该冷不冷,那么春节过后气温难料,很可能会出现倒春寒。针对这一情况,农民应该早做准备,既然天气可以预知,那么首先是要关注天气预报,另外在农事活动上还应该做好这些事:
1.适时灌溉
针对粮食作物和果树苗木等经济作物,在冬季的时候要浇防冻水,浇防冻水要把握好时机,最好在气温3℃,地下5cm土层温度在5℃的时候浇灌。如果气温太低,土壤封冻,就不要浇水了,否则水分无法渗透到底下被吸收,反而会给植物的根系造成伤害。在开春后也要注意及时浇水,这样可以降低地面的温度,使果树延迟开花,而不至于在倒春寒来临的时候被冻坏。
2.加固蔬菜大棚
冬季降雪在所难免,虽然今年冬天气温偏暖,降雪延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下雪,所以蔬菜大棚要提前进行加固,防止倒塌。除了加固,还要做好保暖措施,例如大棚的覆盖。
3.预防病虫害
暖冬对越冬害虫有利,所以要格外注意防治病虫害,果园、苗圃要做好冬季清园,还要将树干涂白,此外,药物防治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早春的时候如果温度骤然下降,也可以喷施植物防冻剂,从而减轻冻害。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气候偏暖,农民犯了愁,今年春节可能也不会太冷,只是农民要注意天气变化,加强对农作物的管理。关于今年的天气情况和农事影响,你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