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扬帆启航再出发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雅安法治雅安

2020-03-26   生态雅安

治雅兴雅,重在法治。日前,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中共雅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2020年依法治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进程和组织保障。

无论是加强疫情防控法治保障、深入推进党委依法执政、全面提升立法质效、持续深化政府依法行政、着力推进司法公正高效、切实提高社会依法治理水平、强化依法治市工作保障,还是推进社会依法治理、加强全民学法用法,《要点》制定过程中不仅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各协调小组、市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也充分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

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雅安法治建设毫不懈怠、奋勇搏击,扬帆启航再出发。

记者对《要点》亮点进行了梳理,其中七个关键词清晰勾勒出2020年依法治市工作的发力点。

【关键词】 加强疫情防控法治保障

将“加强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写入《要点》,是今年我市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特色之一。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全面提高依法防控战斗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自上而下,法治成为同心抗“疫”关键词——

各单位部门迅速依法采取一系列严格防控措施,以“严防死守”的姿态遏制疫情蔓延。

依法防疫,法治理念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

目前,我市已研究制定《雅安市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对依法防控中出现的法律现象和问题加以研究,编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和政策汇编等。

《要点》明确,要加大对妨碍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司法力度。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继续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联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暴力伤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以及制售假劣药品、医药器械和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为社会安定有序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同时,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实施“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时公布疫情防控所涉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服务,主动为民营企业及疫情防控相关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关键词】 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要点》指出,今年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统筹开展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在提升依法执政水平方面,优化党内法规前置审核工作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优化备案审查工作平台。全面落实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协助开展党内法规实施评估工作。研究制定《雅安市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

同时,各级党委将认真落实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全面依法治市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制度设计和工作部署。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制度,完善落实党委中心组及政府常务会集中学法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也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争当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关键词】 全面提升立法质效

法治建设,立法先行。

按照《要点》要求,今年我市将完善地方立法机制。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地方立法工作格局。加强地方立法协调工作,研究制定《中共雅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立法协调小组关于地方立法协调工作规定》(暂定名),加强对跨区域跨部门重大立法项目的统筹协调。健全地方立法前评估、立法后评估和立法争议第三方评估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加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强化专家论证,拓展人民参与立法渠道。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推进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同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或改变不适当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提升完善审查信息平台,制定《雅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定》;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科学编制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2020年立法计划,制定《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围绕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立法质量,助推“双创”工作,完成《雅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暂定名)的立法调研和爱国卫生管理方面政府规章制定。

【关键词】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要点》目标任务,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肯綮,为2020年雅安依法治市特别是法治政府建设厘清思路,指明方向。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提升乡村惠民服务能力。持续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全市监管计划任务和涉企现场检查事项清单,探索建立重点监管清单制度。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场景式清单梳理,加快实现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建立全市标准统一制定、数据统一汇聚、评价统一管理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公职律师、法律顾问、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和重大利益行政决策风险第三方评估机制。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配合推进“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推进更大范围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行政执法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配合开展全省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调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

——加强行政权力监督。落实各级政府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询问质询、报备规章等制度,按规定向政协通报有关情况。深化府院联动,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建立行政复议撤销、行政诉讼败诉案件通报制度。

【关键词】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公正司法,关键是要提高司法公信力。要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不断增强司法公信力,2020年,全市将全面推进司法公正高效,让司法系统运转更顺畅、质效更突显、(法治)环境更公正、服务更高效。

——着力完善机构职能体系。优化职能配置,优化人民法庭布局,促进审判资源向基层下沉。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在市县公安机关推行大部门、大警种制。加快构建司法行政机关优化协同高效工作体系。

——着力完善司法权运行机制。健全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司法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和案件取证指引,建立与起诉、审判统一的证据标准。做好刑事检察工作,落实捕诉一体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深化对监狱实行“派驻+巡回”检察试点工作。

——着力破解司法难题。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类案和关联案件强制检索,加强参考性案例库建设,促进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统一。推进执行规范化建设,加大信息联查、失信联惩力度,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体系,推动执行工作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解决有案不移、移案不接、以罚代刑等问题。

【关键词】 着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落实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普遍推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规约”,正确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关系,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夯实城乡基层治理基础。深化“1+8”基层微治理模式,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司法所等基层基础建设,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

——联动创新精准普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创新普法方式,问需设计、精准推送,推进“法治宣传七进”向“法律服务七进”“依法治理七进”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常态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建立以机关、学校为重点的宪法法律教育长效机制。加强乡村普法力度,启动开展乡村万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推开“诉源治理”工作,完善信访制度。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急管理和网络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化综治中心功能作用。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效能。持续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加强涉外法律服务。

——推进民族宗教领域依法常态化治理。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社会力量“四位一体、多元共治”的宗教治理体系。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工作试点。依法加强宗教场所管理,深化“法律进寺观教堂”,探索建立“宗教活动场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法治人才培养。

——深化法治建设示范创建。开展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和城乡基层有效治理示范创建,积极申报一批省级法治示范创建,加强已有示范创建单位动态管理,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关键词】 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雅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离不开法治工作保障。

抓住工作保障这个关键,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法治工作队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

落实好这一任务,为依法治市提供有力工作保障,《要点》提出从队伍建设、督察考核、理论研究等多方入手,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市战略部署和各项任务的迫切需要。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今年全市将以政治建设为引领,着力提升政法队伍精气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推进科技与人才、信息技术与政法业务有机融合,培养一批法治领域专家型领军人才。

——加强法治督察考核。完善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奖惩工作机制,抓好法治建设目标绩效考核,注重成果运用。

——加强法治建设理论研究。开展全面依法治市课题研究,组织市级部门、科研院校、法律顾问团等开展理论研究。

——推进数字法治智慧法治建设。统筹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察、智慧公安、智慧司法行政建设,完善跨部门的政法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