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视公司Q3业绩报告相继出炉,整体来看,影视板块第三季度有所回暖,虽然成绩比不上去年同期,但相比今年前两季度,有了环比的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上半年的颓态。
8家已公布三季度报告的影视公司中,光线传媒表现最为亮眼,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463.33%。华策影视、唐德影视、华录百纳和宋城演艺,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另外,还有包括万达电影、欢瑞世纪、北京文化等在内的影视公司,公布了2019年Q3业绩预告。从预告的成绩看,除了欢瑞世纪和长城影视,其余5家影视公司都实现不同程度的盈利。
盈利10亿+,光线拔得头筹
2019年前三季度,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24.61亿元,同比增长9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9亿元,同比下滑51.46%;而单看第三季度,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2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4亿元,同比增长463.33%。
从光线传媒的营收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1—9月,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都集中在第三季度。尤其是净利润,单季度净利润超过10亿,使其稳坐该季度盈利排行榜的第一位。
光线传媒在该季度的突飞猛进,源于公司电影业务的提升。前三季度,光线传媒主控影片14部,累计票房超过90亿。这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占据一半以上,超出市场预期,目前票房已接近50亿。
作为光线主投的项目,《哪吒》里程碑式的成功,带给光线业绩的大幅提升。不过,前三季度光线传媒的净利润同比依然出现下滑,而这主要由于今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额大幅下降所致,去年同期,光线传媒出售所持有的新丽传媒的股权,其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8.91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该数值仅3602.09万元。
总的来说,光线传媒今年在影视剧业务上势头较猛,除了《哪吒》,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之后的《姜子牙》等,都被市场看好。
影视项目风险大,
部分公司出现亏损
华谊兄弟、欢瑞世纪、幸福蓝海、长城影视和ST中南,在本季度净利润亏损。而唐德影视和当代东方,前三季度亏损。
其中,华谊单季度亏损额为2.73亿元,亏损较为严重。对于亏损的原因,华谊兄弟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影视剧项目处在筹备及拍摄阶段,上映影视剧较少,已上映影片票房不佳,使得收入减少所致。
电影方面,上映的影片包括跨期电影《云南虫谷》《把哥哥退货可以吗?》《灰猴》和《小小的愿望》等。另外,华谊参与投资和联合出品的国庆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和《攀登者》于国庆档上映,尚未计入账期。
不过,华谊也公布了接下来的电影项目,包括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管虎的《八佰》、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陆川的《两万里计划》、李玉的《阳光不是劫匪》、周星驰的《美人鱼2》等,涵盖不少华语一线导演,电影质量和市场表现引人期待。
除了华谊兄弟,唐德影视的Q3也亏损额较大,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08.14万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89.86万元。
众所周知,闹得沸沸扬扬的《巴清传》是唐德影视的一大劫数。投入巨额的《巴清传》一路发生各种变数,从原著到演员,不断陷入负面漩涡,使其迟迟未能播出。
就在市场都以为《巴清传》成为“烂尾”项目之时,唐德影视在前不久宣布将进行重新拍摄,承诺将在今年12月31日前,将《巴清传》原定主演在该剧中的镜头修改为天猫技术另行确认的一线演员出演的镜头,新增修改经费由唐德影视承担,用于重新聘用演员、重新布景拍摄、技术手段等修改的支出费用不低于6000万元。
目前,新的演员尚未知,不过范冰冰从深度绑定唐德影视,到如今已经悄然解绑。“改头换面”的《巴清传》能否顺利播出并且力挽狂澜,一切也仍是未知。
业绩变动较大,影视项目的周期性特点
同处于第一梯队的万达电影和华策影视,虽然在本季度处于盈利状态,但却同比业绩下滑。
其中,万达电影在前三季度同比下滑50%—60%,单季度同比下滑40%—50%,下滑幅度并不小。
万达电影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变动的原因是由于电影制作行业存在年度内业绩实现的不均衡性,本报告期内万达主控影片较稍且部分票房不及预期,同时受游戏行业及版号申请管控的影响,报告期内万达影视游戏发行及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导致公司业绩变动较大。
另外,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同比下降,但银幕数量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单银幕产出进一步降低,行业毛利率整体下滑,导致公司票房收入和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而另一边的华策影视,在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4亿元,同比减少72.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50.86万元,同比增长24.18%;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1亿元,同比减少6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4.41万元,同比减少93.18%。
对此,华策影视称,报告期内,文化影视行业仍处于调整周期,产业链上下游价格逐步回归理性,导致公司部分项目出现了前期投入处于相对高成本阶段,播出则处于价格相对理性阶段的情况,该部分项目的利润空间受到较大影响。
结语
2019年已接近尾声,纵观了各大影视公司的三季度成绩,可谓喜忧参半,但总的来说,影视行业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过去杂草丛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逐渐得以遏制和减少。
近几年,影视行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我们常说的“影视五巨头”、“五大”等,如今市场也鲜少有类似提法。
到了2019年,影视公司如何排位,市场似乎已经没有了定数。巨头们的日子不那么好过,一些后起之秀也搅动着市场。市场风起云涌,大家仿佛围坐赌台,手里筹码数量不一,有什么必胜的方法,到了今时今日,很少有人能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黄金发展时期,市场总是有很多成功经验可以复制。但是,如今跟风和复制已不是良药,因为套路已经失灵,比如《哪吒》的路可以模仿复制吗?大概没有“如法炮制”的道路。
从各大影视公司的三季度报可见,公司对于影视项目的把控能力对于业绩影响巨大,单个项目的成败甚至影响着整个公司的命脉。在任何经济环境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都不会减少。影视行业需要的是创意,而不是“套路”。对于影视公司来说,一方面要持续创新,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另一方面需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这样才能在多变的影视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