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人民医院消化科
有一名从事消化系病
及消化内镜临床工作32年的医生
他以精湛扎实的专业技能
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
在同行和患者中树立了良好口碑
为让患者在家门口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满意的服务,郝卫东1987年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开始他救死扶伤的行医生涯,他刻苦钻研消化内科最新的医疗成果和理论,努力追求更高、更新、更精湛的技术。2004年从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取得学士学位,2007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正是在他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下,使他很快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使很多危重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疗下恢复了健康。
时至今日,他仍然不断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去知名医院学习取经,开展适宜的技术,让整个科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郝卫东荣获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济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他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著2篇,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篇。
2002年在全市较早开展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多环套扎技术;
2007年开展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织胶栓塞治疗术,开启了县医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序贯治疗,减少了再出血率,降低了治疗费用,延长了病人生命;
2008年该科成功诊治了金乡县医院首例肠系膜上动脉及首例肠系膜上静脉病人;
2009年开展了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粘膜染色诊断及粘膜切除术(EMR);
2010年诊断出该院首例胃血管畸形(径恒动脉)破裂大出血,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出血定位;
2011年运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炎性肠病获得好的效果;
2014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运用中药芒硝外敷、润肠通气汤胃管内注入、直肠保留灌肠,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负担;
2016年承担了山东省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带领消化团队开展了食管早癌诊断新技术,诊断出的首例早期食管癌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已随访3年,完全治愈。
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郝卫东不但自己结合临床进行科研,还积极鼓励青年医师锐意进取,多写论文,多参加学术活动,并积极带动他们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派送国家级知名医院消化科进修,先后培养了10余名青年医师,使他们顺利晋升成长为医院的业务骨干。
从农村走出来的郝卫东,非常理解患者。在他看来,医生不但要有高超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还要用高尚的医德温暖帮助病人。他常对学生说:“患者除了需要医生的技术来祛除病患,更需要医生的安慰和鼓励,医生必须要给患者安全、有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因此对待病人要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永远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多换位思考,多替病人着想,其实善待患者就是善待个人。”
在工作中,他始终不忘初心,满含人文主义情怀,和蔼可亲,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态度温和的与患者沟通交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撰写病历,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让冷冰冰的医疗设备有了温度,让陌生的医疗环境充满家的温暖。“很多时候对于医生来说,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但对病人而言,却可能是拯救了一个家。”他的真诚和负责让他得到患者的信赖,不少患者就等着找他看病。
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
32年来,郝卫东坚守着朴实的信念,
始终以仁心仁术履行医生职责,
在点滴细节之间做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
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消化内科整个团队昂扬向上,
收到的锦旗、感谢信数不胜数,
而他总是把这些锦旗、感谢信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作为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带领科室一起前行的动力
(版权所有,若转载请保持文章完整性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策划:金乡县新闻中心
供图:金乡县医院消化内科
撰稿:刘雪华 程桂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