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不是一种病,是一串病

2019-07-13   储护士来了

痛风,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因为它发作起来疼痛难忍,还不能彻底根治。如果你已经痛风了,我建议,请看看你是否同时患上了,下面所说的这些疾病之中的一个或几个。

根据全国普查数据,痛风患者中:

  • 10个人中7个有高血压
  • 2个人中1个有肥胖
  • 3个人中1个有糖尿病
  • 4个人中1个有肾结石
  • 5人中1个有肾功能不全
  • 6个人中1个有心梗
  • 10个人中1个有脑卒中

看到这组数字,估计有的人会说,我就只有痛风,其它的都没有。没有当然是好事,但今天没有,不代表明天也没有。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血尿酸浓度过高,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过度炎性反应。

依据欧美对痛风患者死亡原因的统计,因痛风而产生的并发症中,以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占最多,其次是尿毒症、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但在亚洲地区日本的研究却以尿毒症居首位,其次才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

缺血性心脏病

所谓缺血性心脏病,是指输送氧气及营养给心脏肌肉的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以致我们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碍,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坏死,主要有狭心症及心肌梗塞。

尿酸性肾石病

有10%~25%的痛风患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石病,部分患者甚至是以尿酸性肾石病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细小的泥沙样结石容易随尿液排出,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较大的结石常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并发尿路感染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腰痛。

痛风性肾病

早期常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一般病程进展较为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逐渐转变为持续性,肾脏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等;晚期则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最终患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尿病糖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腺β细胞功能而诱发糖尿病,且有研究证实,长期高尿酸血症与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具有因果关系。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大量的尿酸盐结晶堵塞在肾小管、肾盂及输尿管内,引起尿路梗阻,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肾结石

根据统计,痛风病人出现肾结石的几率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于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碱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

其实,还有许多疾病与尿酸高扯得上关系,比如呼吸系统疾病之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之多发性硬化、视神经炎、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

既然痛风能引起这么多的并发症,那么患者在痛风早期就要积极进行治疗。很多患者后期关节变形、四肢残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就是早期忽视治疗的缘故。

降尿酸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按时到医院随访,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检测用药的效果以及有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中,痛风并发症应该如何预防?

1.控制尿酸水平

痛风治疗一定要达标,也就是用最小的药物剂量,把血尿酸控制在360umol/L以下,如果患者痛风石已经存在,应该将尿酸控制在300umol/L以下。

2.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些痛风是继发性痛风,是因为患者患了某种疾病,或服用了某种药物,破坏了体内尿酸代谢的平衡,从而尿酸生成的增多,或尿酸排出减少,最终导致血尿酸增加引发的痛风。治疗原发病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痛风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同时还应控制好其他的三高,减少这“四高”互相不利影响。

3.控制体重

每当有瘦子问我变胖的心得时,我总是会说你试试坐着不动。因为长期久坐,血液流动和身体代谢都相对迟缓,这样一来热量就堆积在体内,人就这么胖了。

另外,一旦坐久就胖了,胖了则胰岛素不足以将尿酸清除,以及体内水钠不断积蓄,严重限制了尿酸排泄。

4.多喝水

在尿酸还没有危及到肾脏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要确保体内水量大于尿酸量,算得上是降尿酸,预防尿酸危害身体的最有效捷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