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华尔街思维,美银行竟然利用延期还款倒赚了数十亿美元

2020-08-20   戏说金融

原标题:可怕的华尔街思维,美银行竟然利用延期还款倒赚了数十亿美元

疫情发生之后,美国各大银行和全球其他国家的贷款金融机构一样,为受影响的借款人推出了延期还款等优惠政策。正常来说,延期还款推迟了银行的资金回笼,让本来可以再次放贷获利的资金出现停滞状态,这从很大程度上是会影响银行的盈利的。

但是美国的银行却利用了一些特别的规则,将这一客观条件导致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不但没有因为借贷人的延期还款而亏损,反而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这个特殊规则叫做Ginnie规则,它是由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其他政府机构所控股的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所推出,其内容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允许银行和其他贷方金融机构将90天未还款的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多为债券化),而且证券面值总额等于未还贷款额度。

之前Ginnie Mae推出这一规则是为了优化贷方的资产负债表,当然,在次贷危机之后,银行被允许使用这一规则的情况相对谨慎。但是,如果超过90天的未还贷款属于政策性延期还款的话,这一规则还是很容易被批准的。

刚好,这次疫情影响下的延期还款多为政策性。这个政策来源于3月份美国国会做出的,它允许放贷的借款人可以申请将还款期限最多延迟一年。这意味着,很多延期还款的期限都超过了90天,银行是可以使用Ginnie规则的。

那么美国的银行家们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他们首先将这批延期抵押贷款进行债券化,也就是行内所说的债权转移,但是在债券化的过程中,这些银行不但可以不用剔除掉坏账比例,反而在评估的时候高出了5%-10%。比如说10亿美元的延期还款贷款,到了转化成债券的时候,总额变为10.5亿-11亿美元。

然后把这些债券打包给承包商,由承包商作为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如果在债券到期的时候,之前延期还款的贷款人能够按时还款,则以所还款项作为债券的兑付资金,如果贷款人尚未还款,则由承包商先行垫钱兑现。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将风险转移给了承包商,而承包商获得的利益则是延期还款者的利息和债券的溢价。当然,随着承包商把债券卖给投资者之后,其中的风险也转移到了投资者身上。

Ginnie规则的存在,成为了银行敛财的“额外惊喜”,目前已经有不少美国贷方金融机构从中获得不菲收入。

比如在7月和8月,富国银行总共将190亿的延期抵押贷款进行了债券化,从中获得了15亿美元的评估差收入。

比如US Bancorp在7月份将50亿美元的延期抵押贷款债券化后获得了3.6亿美元的纯利润收入。

根据彭博社汇编数据的统计,仅仅美国6大行,在Ginnie规则的利用上,总共就赚了将近80亿美元。

懂行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到了投资者这,他们持有债券的最主要保证是贷款人的抵押资产。如果美国疫情和经济能够短期内转向利好,这些资产是足够对付债券本息的。但是如果疫情长期未能控制的话,导致经济恶化,抵押资产便会迅速贬值,又会演变成次贷危机时的模样。

可能也怕投资者担心,对于这次银行将抵押贷款债券化后,美国政府对其对付提供了担保。但是,如果出现大面积违约,估计以目前已经赤字累累的美国政府而言,也很难做到完全兜底。

在次贷危机前夕,美国政府就不断向各国推销他们的债券,这已经是他们驾轻就熟的危机转移套路。所以,对于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来说,还是多留个心眼,别成了风险转移的背锅侠。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