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国内的猪肉价格贵了,为啥不多从外国进口一些呢?这样猪价不就很快降下来了么。其实看起来这个问题很简单,但真正的操作起来,却很难。
进口,首先就要说到我国的进口程序。第一条就是动物检验检疫,全世界范围内,其实只有21个国家的猪肉能进入我国市场。上个月猪肉价格不稳,这个月经历了一轮降价,正值阿根廷的进口猪肉抵达中国港口的日子,很多人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实话说,有点过于牵强。我们可选择进口的猪肉也有限,加上一些国家也在发生非瘟,为了疾病防控的需求,进口肉的选择和检疫上将会比往年更加严格。
一直以来,我国进口的猪肉比重并不大,外来进口的猪加起来也不到国内猪肉总量的3%。只是今年情况特殊,我国国内的猪肉产量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求了,所以进口量在9月份就已经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量,今年的进口猪肉总量突破历史最高值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今年的猪肉总消费还在计算中,我们暂且按照去年的猪肉需求来看一下。去年猪肉国内总产量5600万吨。按照专家的估算,今年的生猪存栏量下降了30%,今年的猪肉总缺口在1000吨左右。上半年猪肉的总进口量,连猪杂碎也加上才130万吨,这和1000万吨的缺口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了。
我国的养猪行业正在经历重创,生猪的产能也已经达到了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和生产国,仅凭外来进口来满足国内的生猪需求,显然也不现实。原因有2点。
第一,国外的猪肉未必安全。就看我国周围国家,越南、俄罗斯、老挝、保加利亚都在经历非瘟。有些国家的猪肉供应和我国一样处于紧张之中,就别提从他们国家进口猪肉了。另外有些国家的猪肉中含有“瘦肉精”,所以选择面就又小了。还有的国家有贸易摩擦等等。
第二,我国的猪肉需求量占了全球的6成以上,没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填补我国的肉食缺口。虽然刚刚进口的阿根廷猪肉产量不少了,但是和我国的需求比起来,杯水车薪。所以解决之道,只有自己扩栏养殖,积极恢复生猪产能了。
那春节时候猪肉的价格能回归正常吗?人们能不能吃到平价猪肉呢?
专家预测,在当前条件下,猪肉价格能保持稳中有升就很不错了,春节前的猪肉回归往年正常价格的希望不大,也不大可能。这次生猪存栏量带来的生猪缺口,在短短几个月里根本难以弥补。以前的一些农村养猪户,去年亏的太多,今年有些人想复养,却苦于资金和信心不足。大家可以算一下,从今年8月份开始复养的话,出栏也是明年1月以后的事了,也就是春节后才能供应市场,才有可能让猪价真正的下跌。所以接下来到春节前的三个月里,猪肉价格会呈现缓慢上涨的态势,这和8月份的一天一价不同,而想要回落到原来的猪价,至少是明年2季度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