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 (通讯员 徐东升 李国帅)市审计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服务大局,突出创新引领,紧紧围绕“十大攻坚行动”,以实干展示执行力,以攻坚践行勇担当,依法履职尽责,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注重科学谋划,充分发挥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能作用。筹备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去年全市重点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审议通过《2020年全市审计项目计划》《关于全面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审计监督效能,全面推行任中审计,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反腐倡廉的“利剑”作用。
提高政治站位,抓实抓好全市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及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突出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站位,从全市审计系统抽调146人,组成15个审计组,从2月13日开始进行跟踪审计,调查了各县(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部分市直部门单位,延伸调查了217家企业和个体商户,重点聚焦关于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等,针对审计中发现的政策落实不及时、房租减免工作落实迟缓等问题,及时下发审计整改通知书,并与纪委监委联合成立督查工作组,进一步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
突出创新引领,开展全市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成为全省第一个市级审计机关创新以“上审下”直审方式对全市财政收支真实性、政府性债务、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政策措施落实以及全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11个专题涉及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使用绩效情况进行审计,为审深审透和提升审计质量进行了积极探索。
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筑牢新时代济宁审计“铁军”。组建全市审计专业人才库,大力实施大数据审计,强化审计质量和廉政建设两条“生命线”,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积极打造新时代济宁审计“铁军”。
市审计局还将围绕中心,聚焦市委、市政府“十大攻坚行动”,深入推进“1+221”审计工作体系,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做优疫情防控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审计以及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等“六大主业”,大力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大力实施“党建强审”攻坚行动。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扛起抓党建第一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政绩,推动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大力实施“质量强审”攻坚行动。强化审计质量“生命线”意识,严格审计现场质量管理,强化审计质量检查和审计成果运用,加大审计结果整改和运用,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强审”攻坚行动。加强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审计数据采集归集和整理,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报送机制,强化数据先行,探索实行审计业务主审与计算机主审“双主审”。大力实施“创新强审”攻坚行动。突出创新引领,做好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的“两统筹”,创新采用“1+N”、嵌入式、融合式审计组织方式,促进审计项目深度融合,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大力实施“人才强审”攻坚行动。建设学习型审计机关,实施“大培训”计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审计系统专家人才库制度。大力实施“制度强审”攻坚行动。推进审计管理方式、工作机制、管理模式创新。深入推进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优化操作流程,细化操作标准,为构建“治已病、防未病”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