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忻州,外面已是天寒地冻,代县峪口乡峪口村的“富峪轻纺厂”内却呈现出一番热闹而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将一批出口袜子缝头、翻面、定型、包装,周永平也在忙碌着出库入库工作。
“以前,我外出打工。现在父母老了,两个娃娃又要读书,就回来了。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到2000元,真是太好了。”村民周永平向记者说着在家门口就业的好处。
“通过一个月的集中充电,我学到了技术,找到了工作。”能顺利到家门口的“富峪轻纺厂”上班,周永平说还得感谢县里组织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与周永平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五寨县胡会乡大胡会村的刘三英。今年7月,刘三英参加了五寨县设在“家门口”的“家畜饲养员”专业培训班。
一个月的培训和单项职业能力鉴定后,刘三英9月通过第三方培训机构——浑源县北岳高级职业中学校,与大同市源东商贸有限公司签订养殖合作协议。“等这批鸡苗成熟产蛋后,我就可以通过公司的平台进行销售了。”小小的鸡苗增强了刘三英脱贫致富的信心。
“学习技能找工作,通过工作赚钱改变生活。”是村民们现实的想法,也是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愿望。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就业、职业技能提升等热点难点,在全市范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截至11月25日
全市共完成全民技能提升培训任务5.4万余人,占全年目标任务5万人的108.21%,其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4.7万余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1.3万余人。
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从根本上规范培训流程、严格培训质量、规范补贴政策、强化安全意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同时,先后将2500万元省预拨的补贴资金和4604.14万元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资金,按照计划划拨到各县财政专户,确保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顺利实施。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