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债转不绝:多家平台债权被1折甩卖 平台暗中低价收割?

2019-07-29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网贷平台陷入流动性危机,自身债权转让服务能力下降,催生了出借人之间的私下债权转让现象。而“野生”债转随着网贷行业的自清,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生意。

柒财经旗下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了解到,网贷平台的债权价值急剧下降,短短半年,多家平台的债转折扣从8折以上猛降至1折。债转生意也日益完善,手续费、服务费、保证金等费用也陆续“回归”,收费愈加“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收债权人指出,目前看似分散的私下债转,“基本上其实都是平台在收”。而收债权人一边为平台收债权拿提成,一边收转让人的手续费,“两头都吃一点”。也就是说,私下泛滥的“自发债转”,可能是网贷平台的暗中低价收割。

01 债转群过百

柒财经旗下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在QQ搜索中发现,包含“债转”一词的相关网贷债转聊天群数量近百,包含“债权”的相关网贷债转聊天群也达到52个。

值得关注的是,有群名直接表明为金信网、人人聚财、积财金融等相关网贷平台,也有群名显示为“P2P债权转让”、“全国P2P平台债转交易”、“理财债权转让”等,同时进行多个平台的债转交易。其中,金信网已被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调查。

此外,还有其他债转群避开了相关字眼,以“维权”、“交流”、“处理”、“进展”、“监测”,甚至“收割”等相关群名称存在。此类债权群的新人,多半是口口相传。

目前,投资者自发进行的“野生”债转,已经发展出专门从事P2P债权转让的平台,并自诩为“P2P三方债转信息中介平台”。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了解到,其中的债转平台包括交易宝、转让宝以及“不死鸟”等。

通过债转平台进行债权转让,折扣金额均由债权平台进行“存管”。据了解,一般平台的债转流程是转让人发布债转信息,设置折扣金额,承接人承接债权并支付折扣金额。待双方债权交易完成,转让人可从平台将折扣金额提现。

在此过程中,部分债转平台要求支付手续费才能发布债权或认购债权;转让人同时在原P2P平台原价转让债权;承接人承接债权后,充值折扣金额时限为2到3个小时;鼓励预付折扣金额等等。

同时,债转平台会分别向转让人与承接人收取服务费。以不死鸟平台为例,其服务费按债权转让折价比例计算:0-3折(含3折)债转服务费为转让金额的0.3%;3-6折(含6折)债转服务费为转让金额的0.6%;6-9折(含9折)债转服务费为转让金额的0.5%;9-10折债转服务费为转让金额的0.4%。

此外,不死鸟平台还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收取提现金额0.25%的手续费。

02 债权1折甩卖

据统计,转让宝平台上共计有178条债权转让记录,另有9条待转让债权信息。在不死鸟平台上,折扣债权转让信息共计399条。同时,不死鸟平台与网贷平台“直联”,表示“可通过预览链接在原网贷平台直接购买转让债权原始标的”,该平台债转信息达到3159条。

转让宝债权转让记录显示,其已成交的债转交易的折让比例从1折到9.5折不等。据2018年11月数据,团贷网的折让比例最低,在9折到9.6折之间,钱盆网、宜贷网、图腾贷等其次,万盈金融折让比例最大,仅为1折。

其中,团贷网、万盈金融等已被被立案,而宜贷网已宣布清盘退出。此外,钱盆网、图腾贷等也已经宣布展期或实质性兑付困难。

不过,随着网贷行业的进一步清理整顿,折价比例曾在8折以上的宜贷网、图腾贷等平台已经跌至1折。而目前的债转折价比例基本上在5折以下,集中在1至3折,多家网贷平台的债权甩卖价被压至1折。

这些P2P债权的运营平台既包括正常运营的平台,甚至头部平台,如拍拍贷、爱钱进、小牛在线、钱盆网等;也包括已经清盘、被立案的平台,如信融财富、有融网、信而富等。而正常运营的平台债权转让折扣明显小于问题平台。

除了“专业”的平台债转,还有聊天群债转以及私下债转等等。据了解,从事债转的聊天群的规则是卖方先报价,买方私聊,敲定价格,此时群主相当于淘宝平台,先接收买方差价,待双方确认后将差价转给卖方。

而此类债转聊天群一般是付费进群,依然需要为之支付服务费,并将债权折价金额交由聊天群群主“存管”,属于真正只能靠诚信做生意的生意,“一切只能寄托于群主的品格”。

03 又见收割?

除开欺诈风险不谈,因平台标的逾期难以回款而衍生的债转生意,仍然充满了收割的意味。在网贷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平台债权价值一路走低。

投资人已然难以“回本”,P2P标的逾期,担心平台暴雷;平台已经宣布清盘而兑付方案不明;兑付时间过长;平台未按时、按金额兑付等等,都迫使投资人急急出手,“及时止损”。

然而,“野生”债转越来越成为平台的收割利器。多位长期吆喝收债权的群成员向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表示,“现在基本都是平台在收”,平台低价收购债权“自己就不用还钱了”。而专门收债权的人是“赚差价的,给平台收债权,拿点提成,再赚点转让人的手续费,两头吃一点”。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发现,收债权人会不定时在群中询问是否“提前下车”,而当有平台暴雷或者兑付方案“明显忽悠人”时,询问就变成了是否“跳车”。“跳车”是指,在翻车前转让退出。

在债权聊天群,时不时出现各种小道消息,如某某平台暴雷了,某某平台“死雷不敢收”等等。而对于此类消息,大家的态度基本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给不明白的人制造恐慌,好低价收购债权。”

据介绍,清盘或者转型平台方面,投资人原本不愿意接受网贷平台给出的兑付方案,却在不断的拖延中耐心消磨殆尽,愿意以更低的折扣将债权脱手。能正常运营的平台债权也常令投资者惶惶不安,担心平台暴雷,希望及时抽身。

因此,债转依然有市场,投资者在煎熬中只能承受第三方的趁火打劫,以求“能回来一点是一点”。也有人对此愤愤不平:“明明有大把资产,却要肆无忌惮地疯狂收割出借人”。

有观点指出,“私下债转在透明度、合同效力、本息回款、逾期后的追索权等方面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会成为行业主流”。然而,持续的债转现象却随着网贷行业的大整顿而火爆,随着各平台的沉寂而继续延续,未曾断绝。(文 / 青青)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d4uPmwB8g2yegNDf9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