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还在持续,大家都宅在家里,刷着手机,看着新闻,看着那么一些闪闪发亮的普通人,他们奔走在战“疫”的一线,他们尽自己之力,给人如春日般的暖意和希望。
奔走在战“疫”一线的鲁大姐
鲁子莲,是育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副站长,在社区工作了14年,是村民都熟悉的“鲁大姐”、“鲁大妈”。疫情防控的战争刚打响,鲁子莲就号召实践站的志愿者们:“疫情战场上不分男女,我们要一起并肩作战”。
抗“疫”期间,鲁大姐和社区服务者们成了宣传的小能手、移动的大喇叭、自发的消毒员、社区的守门将。带领乡村干部及社区志愿者天天入户宣传知识、粘贴公告、劝导不要聚集、暂停宴席。鲁大姐的行动还鼓舞了两名返乡大学生也志愿加入了抗“疫”志愿服务队,一起并肩作战。
对于“疫情输入”重点风险人员,鲁子莲带领志愿服务队逐户摸排。对那些对肺炎疫情感到恐慌、焦虑、压抑的重点人员,鲁大姐耐心向他们宣传了“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吃熟食、禁野味”的防控常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基本症状以及如果发现体温不正常及时就诊的渠道。及时倾听、解答他们的疑虑,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成为了他们的知心大姐,截止2月4日,育德社区共摸排出区外返乡人员298名。
“我是一名党员,我也是一名社区干部,守护社区群众是我分内的事,我苦一点累一点没有关系,只希望能为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安心了,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就放心了。”鲁大姐微笑的说道。
他用一碗粥,温暖一座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在各高速公路口、保山客运站出站口、机场出站口,隆阳区的一线工作人员正在24小时不间断进行疫情防控排查工作。
清晨7点多,大家还在睡梦中时,隆阳区佰家粥铺老板王奇龙和店员就已经将煮好的一桶桶八宝粥和红糖鸡蛋装上面包车,送到疫情排查检测点。
每到一个站点,王奇龙都亲手给大家盛上热乎乎的早点。“各位辛苦了,快来吃点早点,我们今天准备了红糖鸡蛋和八宝粥,你们在一线真的辛苦了,快趁热乎来吃。”佰家粥铺已经连续两天为一线工作人员送早点了,一碗碗热腾腾的早点,让晚上12点到早晨8点,一夜在寒冷天气下值班坚守的工作人员感到了特别的温暖。
为了让每位值班的工作人员能够在清晨吃到热乎乎的早点,王奇龙和店员凌晨4点就起来忙碌,就想尽自己所能,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王奇龙说:“在新闻和微信上了解到疫情的严峻和一线工作人员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那么辛苦,就想尽一点绵薄之力,每天早上给一线的同志送去热乎乎的早点,感谢他们为广大群众的付出,也想呼吁大家做好个人防护,给一线的同志减少一些工作量。”
她提供酒店
让“特殊的客人”感受家的温暖
“我一直关注疫情新闻,看到别的国家都来支援我们,我们作为中国人更要帮助同胞,我想尽我们所能为他们提供一切服务。”疫情发生后,板桥浩登酒店老板娘张朝翠就主动把酒店提供出来,作为湖北籍及湖北返乡人员集中留验观察点,并积极配合板桥镇政府、卫生院,用点滴关怀让这些“远方的客人”感受家的温暖。
每天早晨8点,达浩登酒店就为留验人员做好早餐,并独立分装分别送到他们的房间。在打扫好酒店环境卫生后,将板桥卫生院送来的手消液、口罩、消毒液摆放到客房。为了接待好这批特殊的客人,张朝翠和儿子每天都去买各种新鲜时蔬。
因酒店里的服务员都放假回家了,张朝翠一家5口人齐上阵,从保洁、消毒、采买、餐饮样样干。有朋友知道她的酒店作为留验点后,劝她不要接,但她没有犹豫,“不为挣钱,是担起社会责任”,张朝翠只是淡淡的这样说。
在酒店里的留验观察人员表示,虽然身在异乡,暂时回不了家,但是保山人民用心的服务,让他们很感动很温暖。
目前,已经有33名湖北籍及湖北返乡人员在酒店住宿。为了做好留验点的管理服务,板桥镇政府派驻工作人员进行驻守值班服务。
退休多年的他
重新奋战在战“疫”一线
“从片子上看,你肺部的问题已经吸收了很多,再过几天就可以去做结石手术了。”1月30日下午,昌宁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高绍荣正在医生办公室里,拿着一个病人的CT检查结果一边看一边细心地给病人讲解着。
他是昌宁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高绍荣,有46年临床工作的老医生,曾作为骨干参与了2002年末到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即将年满66周岁的他在2014年退休后,因工作需要再次返聘至工作岗位。查房、接诊、值班、病例讨论……这些依然是他每天的日常。
近段时间,除了日常工作,高绍荣还要承担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巡回指导组”专家的职责。在做好科室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进行疫情排查和指导。
1月22日晚上八点半,高绍荣接到县卫健局发来的到温泉镇进行疫情排查的通知。他顾不上吃晚饭,和同事迅速赶往温泉进行疫情排查,指导基层医务人员落实防控措施,并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同时为排查对象进行心理疏导,答疑解惑,消除恐惧。接着又接到了到卡斯镇进行疫情排查的通知,于是直接从温泉赶往卡斯接着做排查指导工作。当结束工作返回县城时,已是凌晨两点多。
与他一同工作的医生黎杨洋和护士苏甜甜评价他说,“高老师对工作很认真负责,随时充满活力,一点都不像一个60多岁的人。”
“连钟老都还在奋斗,我这比他小了近20岁的人怎么敢老。”高绍荣老师说。
作为专家组成员,高绍荣一直奋战在战“疫”的一线。每天对到科室住院诊疗的患者进行全面排查,遇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立即进行专科隔离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我会一直坚持为公众的健康努力。”高绍荣说,当前这段时间,将一直与同事在一起,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阻击战。
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感谢这些默默奉献,默默付出的普通人,因为有他们,这个冬天很温暖,因为有他们,我们心中有力量,眼里才有希望。
来源:今日头条
编审:王灿
责任编辑:杨冬燕 施媛媛 唐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