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争议视频,一位博主要做“董明珠”仿妆。看到这个标题我以为要仿这种女企业家妆
点开一看模仿的是素颜董明珠
如果模仿得像也可以,但是一看视频好像就是在用阴影笔画董明珠的皱纹
最后还有表演环节,也不是不太像。
整个视频都给人不太舒服的感觉,好像找不到别的笑点,只能笑董明珠有皱纹、很凶、鼻孔大之类的。
所以视频发出之后,很快负面评价扑面而来,该仿妆视频在B站的弹幕几乎全被恶评轰炸。
争议一天后,博主删除了视频并道歉,称已经取得了董明珠方面的谅解。(虽然董明珠肯定懒得琢磨这些事情。)
对于这件小事,其实有很多观点上的碰撞。在很多网友都表示不能接受这样恶搞的同时,也有人觉得名人被模仿、恶搞很正常,没必要“上纲上线”。
我个人可能会觉得恶搞可以,但恶搞也要有“点”。美国人恶搞他们的总统是家常便饭,但如果恶搞奥巴马的肤色,那毫无疑问是种族歧视。陈汉典扮各路名人看起来也百无禁忌,但他不可能扮成某个女艺人的时候说:“因为某某某很胖所以我特地带了个肚兜增加腰围,因为某某某很矮今天我要跪着演。”
还有,美妆博主宇芽仿的妆里很多人物都有皱纹眼袋等等衰老迹象,但你不会觉得她对这些人不尊重吧?
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语境和意味,不是说有了“幽默”的盾牌大家就可以大张旗鼓地人身攻击。
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说“幽默的冒犯有没有边界”的问题。
小品里演“老婆是我的终身保姆太划算了”,这样可以吗?“女神和女汉子”把两个女演员放在一起对其中一个反复进行“胖、丑、没有异性缘”的攻击以达到笑点,这样可以吗?
赵本山早年的王牌笑料是学残疾人,引发过抗议,后来这个段落就取消了。周云蓬在一篇小文《东北人说东北人》里提到这件事:“我小时候,最痛恨这些小品,可周围大家都在笑,感觉大家都在笑自己。想不通,人们那么渴求笑话……甚至无视向他人的伤口撒盐。”
小沈阳成名的形象是穿裙子,但是如果仅仅恶意嘲笑男生穿裙子是低级的,所以上春晚的小品费了好大劲改成了苏格兰餐馆里打工蹩脚模仿苏格兰风情。
而我要反复举例陈佩斯,陈佩斯告诫学生不要使用“生理、病理缺陷”来达到效果,那是“无情节的”。陈佩斯的话剧里在嘲弄谁呢?不当得利的达官贵人、房地产商、心机小人,因而他创作的喜剧里也越来越有悲悯。
当然没有必要讲个笑话都如同上课,但踩了不该踩的点,就会引发观者不适,而非是“大家上纲上线不懂幽默”。董明珠不是不可用来玩笑的人,至少应该拿出有意思的点,说开机画面的典故也行啊,最起码是个争议。一个职业女性开会的时候对员工提点要求,真的是没有什么嘲点和笑点的。
也是因为这样一个仿妆,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公众视野里的董明珠。在企业家纷纷热衷给“给自己代言”的那几年里,董明珠因为用本人照片做手机开机画面不可更改而引发过嘲笑。
但从此以后舆论就渐渐变成:女企业家出来说话等于自恋、爱蹦跶、爱出洋相,老女人还挺爱表现。比董明珠更自恋更热衷于展示自己的男性成功人士们却并无此类指摘。
我不懂商业,所以要转载一条网友的评论。
相较于外在形象,讨论董明珠的人生故事和创业经历应该是更有意义的。2003年有过一个根据董明珠自传改编的电视剧叫《行棋无悔》不过影响力似乎不太大。
在“大女主”概念泛滥而伪大女主遍地的时候,不如还是把目光投向我们生活里的女企业家吧。
2019年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显示,中国诞生了全球57%的白手起家十亿美金女富豪,共有51位,排名第一。而中国女企业家在这个榜单上一向很厉害,过去几年数字中,中国白手起家的十亿美金女富豪数量都是排名第一的,真令人骄傲。
这些才是我想看的大女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