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两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问题作出了许多工作部署和意见决定。其中全国政协委员王学坤发表意见称: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一、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表示,今年我带来两个提案,一是建议设立“全民防疫日”,提升全民的防疫意识和生态安全意识;二是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二、农民退休年龄是多少?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但农民由于没有工作和工资收入,是没有退休的说法的。
另外,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达到此年龄的劳动者应属于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问题来了,“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这个是关键,近几年,国家开始在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对6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了部分补助,但是这个钱非常少。因为,退休金是按照工龄和工资的基数来计算的,农民因为没有工资收入而无法计算。
三、农民有退休金吗?
退休金一般指基本养老金,是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国家专门为农村实施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有养老金的。
目前中央补助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70元/人/月。只要在60岁之前按时缴纳养老保险,只要参保,即使每年缴纳最低标准的100元,60岁之后也可享受国家补贴。
当年缴纳的标准不同,后面能领取的养老金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各地情况不同,具体的缴纳和领取标准、政策还需咨询当地的政府部门。
其实在之前的两会上,也有过类似的呼声,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本质上就是解决农民养老的问题。至于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现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也也不代表不可能,随着农民职业化的进程,可以说是未来可期的趋势,只是尚且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探索。
扩展阅读: 土地养老可不可行?委员提案:以“土地换保障” - 惠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