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恢复堂食引发南阳市民热议
公筷分餐应成就餐标配
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南阳市餐饮行业开始逐步恢复堂食。如何安全在外就餐,成为近段时间市民热烈讨论的话题。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推行公筷公勺、推广分餐制、错位就餐等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南阳人“健康新食尚”。
公筷让用餐变得更讲究
3月25日,市商务局下文对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关于有序开放南阳餐饮企业堂食服务的请示作出回复,支持餐饮住宿行业复工复产,同时发布了餐饮业开展堂食的服务指南,对从业人员、营业场所、顾客、采购加工、外卖服务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管理说明。当晚,不少餐饮企业按照要求有序恢复营业,沉寂了多日的南阳城,再现往昔烟火味。
在记者探访中看到,市民罗先生一家三口,在得知恢复堂食后,一家人一起出来就餐。就餐其间,罗先生不停拿起餐桌上早已准备好的公筷,给3岁多的小女儿夹菜。“以前在家里吃饭也没这么注意,但是在疫情发生以来,在了解到此次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后,我个人感觉还是注意点比较好。”
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在家里吃饭时,她也准备有公筷公勺,这样做让她感觉吃饭时更有仪式感了,也更能体现出健康生活的理念,“虽然刚开始使用时感觉有些麻烦,但现在都习惯了。一双公筷也让简单的居家用餐变得更健康,更讲究,更有范儿了。”
分餐制让用餐更加安全
疫情当前,分餐制再度成为热词。
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然而伴随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鲜有人提及。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度进入社会视野。
此前,各地公布的疫情案例中,已发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也引发社会对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讨论。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主要途径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北京市拟将倡导分餐进食、公勺公筷的文明生活方式纳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山东省发布餐饮分餐制省级地方标准;湖南、上海、广州等地也纷纷呼吁公众和餐饮企业推行分餐或使用公筷;我市的餐饮业开展堂食服务指南中也有明确规定,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或个人双筷勺,防止交叉感染。
市民刘女士认为,因受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热闹的合餐,分餐显得有些“高冷”“不合群”,“但这次疫情也是一个警示,以后会主动劝家人和朋友分餐或者用公筷夹菜”。
市民吴先生则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强健康科普与宣传将分餐知识广而告之,提高群众对于分餐和公筷的接受度。餐饮企业也应该主动出击,逐步引导群众接受分餐,养成文明就餐、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全媒体记者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