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3日,又有两位球星——布拉德利-比尔和托拜亚斯-哈里斯宣布退出美国队训练营,虽然美国篮协火速征调马库斯-斯玛特和赛迪斯-杨候补加入,但他们的这次世界杯之旅,仍然不禁令人感到担忧。
自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职业球员被准许参赛以来,美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一度58场不败,后来在2002年的印第安纳波利斯遭遇滑铁卢,经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日本世锦赛的调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祭出“救赎之队”,这才为美国篮球挽回尊严。
在连续夺得2008、2012、2016三枚奥运金牌以及2010、2014两届世锦赛/世界杯冠军之后,看起来美国人又忘记了曾经的痛,而这次球星纷纷退赛,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再次丢掉冠军,踏入历史的轮回。
斯玛特替补入选美国训练营
频繁退赛,阵容崩溃
算上今天宣布退赛的两个人,今年夏天退出美国男篮训练营的球员已经总共达到六人,分别是:安东尼-戴维斯、詹姆斯-哈登、埃里克-戈登、CJ-麦科勒姆、布拉德利-比尔以及托拜亚斯-哈里斯。
不仅如此,据The Athletic记者乔-瓦登报道,达米安-利拉德和凯文-乐福这两位全明星球员也在考虑是否退出国家队,并将在未来几天时间里正式宣布他们的决定。
由于此前包括勒布朗-詹姆斯、凯文-杜兰特、斯蒂芬-库里、科怀-莱昂纳德、保罗-乔治、拉塞尔-韦斯布鲁克在内的多名一线巨星也都因为各自原因确定不会参加今年的篮球世界杯,目前美国队的阵容名单,可谓星光暗淡。
在今天比尔、哈里斯相继退出,位置由斯玛特和杨顶替之后,美国训练营大名单依然维持在16人,他们分别是:
哈里森-巴恩斯、安德烈-德拉蒙德、凯尔-洛瑞、克里斯-米德尔顿、迈尔斯-特纳、肯巴-沃克、凯尔-库兹马、布鲁克-洛佩兹、保罗-米尔萨普、多诺万-米切尔、杰森-塔图姆、PJ-塔克、利拉德、乐福、斯玛特,和杨。
我们姑且假设利拉德和勒夫最终选择留下,这仍然是有史以来纸面阵容最弱的一支梦之队,恐怕没有之一。以一个最为简单的标准来衡量目前这支美国队:在以上的16人名单当中,只有4名球员入选了今年2月在夏洛特举行的全明星赛的主力或替补阵容,分别是洛瑞、沃克、利拉德和米德尔顿。
而像巴恩斯、特纳、库兹马、米切尔、塔图姆、塔克、斯玛特和杨,职业生涯迄今为止还从未入选过全明星。
乐福塔图姆成唯二前五号秀
据统计,随着比尔的退出,乐福和塔图姆成为目前美国队中仅有的两名当初在前五顺位中选的新秀。而在此前由NBA球员组成的各届美国队中,前五号新秀的平均人数达到7.1人,其中最少的一次,也有4人。
需要说明的是,接下来,预计这份名单还会有所变化,而如果利拉德、乐福也选择退赛,据说迈克-康利、丹吉洛-拉塞尔、杰伦-布朗、朱利叶斯-兰德尔、约什-理查德森等球员都有可能成为候补人选。这些人最多也不过是全明星边缘人物,并不会为球队整体实力带来多大提升,也不会让最后的阵容变得好看多少。
自大作祟?这次悬了?
2010年的土耳其世锦赛,美国队同样没能派出他们的最强阵容,当时詹姆斯、科比领军的“救赎之队”刚刚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巨星们希望将更多精力留在NBA赛场上,于是詹姆斯、科比、韦德、安东尼等大牌纷纷退出。
不过,当时那支“梦九队”,仍然有凯文-杜兰特这样的一线巨星领衔——他在那届世锦赛上大杀四方,场均22.8分拿下MVP。除此之外,队中还有罗斯、库里、韦少这种天赋异禀的球员,有比卢普斯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压阵,整支球队的实力,仍要明显胜过眼下这支美国队。最终,他们也一路过关斩将,决赛91-64大胜东道主,轻松夺冠。
球星之所以频繁退出美国队,总结起来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目前NBA竞争过于激烈,尤其是在杜兰特以自由球员身份离开,勇士王朝解体的情况下,联盟诸强都看到了夺冠的希望,猛砸支票展开军备大赛——像詹姆斯、戴维斯、莱昂纳德、乔治、哈登、韦少这些一线巨星纷纷抱团,卯足了劲想要在新赛季有所作为。而像哈里斯这样的球员,也在刚刚签下一份大合同后,希望好好备战新赛季,争取有所表现。
另外,大家对世界杯的重视程度不及奥运会,也是原因之一。尽管国际篮联倾力打造世界杯,想要增加这项赛事的影响力,但要改变人们已经形成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之前提到过美国队在2010年世锦赛未能倾尽所有,但两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詹姆斯、科比、安东尼、保罗等球星又都纷纷应征,就足以证明大家对于奥运会和世锦赛(现在的世界杯)重视程度的不同了。
不过,导致NBA球星纷纷退出美国队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自大”心理在作祟。美国作为篮球运动发源地,整体实力和人才储备一直无人可及,这是事实。但也正因如此,他们一直相信即便不派出最强阵容,他们依然可以横扫诸强。
美国队因自大输掉雅典奥运会
实际上,自从梦之队诞生以来,真正可以代表当时美国篮球最高水平的球队,只有“梦一”和“梦八”这两支球队。其中梦一是带着特殊历史使命的一支球队,参赛更像是一种交流,而非竞争。而梦八则是因为之前连续三届大赛无冠,脸上实在挂不住,这才精英尽出,为尊严而战。
此外,曾经对美国篮球发起强势冲击的老一代国际球星——如保罗-加索尔、马努-吉诺比利、托尼-帕克纷纷退役或退出国家队,也让美国人有所松懈,对可能面临的竞争麻痹大意。
但实际上,新生代的国际巨星们已经纷纷崛起,世界篮球的发展脚步也越来越快,新科MVP“字母哥”领军的希腊,约基奇、博格达诺维奇率领的塞尔维亚,几乎可以派出全NBA阵容的加拿大,包括老牌劲旅西班牙、立陶宛、法国,都具备很强的实力,可能成为下一支击败美国的球队。难道非要等到那一天,美国人才知道后悔?
历史轮回,或难避免
在篮球这项运动中,美国人一直位居霸主地位,但在国际赛场上,他们却也曾遭遇过几次轮回,一度被赶下王座。
上世纪80年代,以大学生球员为主的美国男篮,曾先后输掉过1982年的哥伦比亚世锦赛、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以及1990年的阿根廷世锦赛,仅仅获得一银两铜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后来的“梦之队”。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在美国篮协和国际篮联主席斯坦科维奇的共同促成下,NBA的职业球员被允许参赛,开启了“梦之队”的时代。接下来的几届国际大赛,包括1994年的多伦多世锦赛、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1998年雅典世锦赛NBA球员因停摆而未能出战),“梦之队”均顺利夺冠。
不过连续的赢球让美国人的骄傲情绪重新滋长,2002年在美国本土举行的世锦赛,他们只派出一些二流球员迎战,结果先后输给阿根廷、南斯拉夫和西班牙,最终仅获第六。而接下来的2004雅典奥运会和2006日本世锦赛,他们也都未能夺回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队终于打足精神派出最强阵容,但即便如此,最终与西班牙的决赛也打得惊心动魄。再往后,2010土耳其世锦赛、2012伦敦奥运会、2014西班牙世界杯(首次更名)、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队虽然又接连赢下四个冠军,但再也不是梦一梦二横扫一切,动辄大胜对手三、四十分的时代了。
字母哥约基奇向美国人发起强势挑战
实际上,世界篮球稳步发展,很多球队都可以排出一套全NBA的首发阵容,美国篮球一家独大的局面,本就面临冲击。再加上美国男篮的骄傲,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把最好的球员都带到国际赛场,而且磨合时间严重不足,这就导致最终的输球,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今年夏天在中国举行的篮球世界杯,美国男篮虽然阵容不整,但未必不能再次夺冠。可即便他们赢了这一次,如果不改变态度,未来仍会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