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区选”时代,香港的政治斗争会更加激烈

2019-12-03     直新闻

针对美国执意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中国推出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暂停审批美军舰机赴香港的休整申请,并对“人权观察”、“自由之家”、“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实施制裁。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两项反制措施中,前者不算太严厉,后者则击中要害。

对于“后区选”时代的香港局势,刘兆佳认为,未来街头暴力会渐趋减少,但政治斗争反而会越来越激烈,因此特区政府未来的管治会相当困难。

对于成立所谓“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诉求,刘兆佳表示,中央和特区政府绝不会支持,因为这样做,会打击香港唯一的一支守护香港治安和“一国两制”的力量。

那么如何破局呢?刘兆佳认为“特区政府+中央政府+香港的爱国力量”的管治模式应当更加巩固。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

以下为本次专访文字实录。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中国推出一系列反制措施,您认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中国政府其实一早就发出警告,如果美国想通过涉港法案,中国一定会采取反制措施。而这个反制措施会非常激烈。这次中国的反制措施我看也就是第一轮,要看美国日后的动作再决定第二轮、第三轮的反制措施。这次的反制措施最重要的点是在哪里呢,首先表达了中国政府捍卫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决心,不会害怕美国任何的反击和报复,尤其是美国还没有执行这项涉港法案的时候,中国首先出手,就是对美国发出的警告。如果日后美国真的要执行这条法律的话,就会遇到中国更强烈的反制。

我个人觉得这次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不算太严厉,比如不让美国军舰和军机来香港休整,对美国的影响不算太大。比较重要的是制裁几个和美国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的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来,在好多国家出现“颜色革命”的过程中,都担任过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推动“美式民主”和以人权为名不断干涉别国内政,引发这些国家的反政府示威,意图改变当地的政权。中国制裁这些和美国政府有关联的非政府组织,实际上就是遏制美国政治势力在香港的活动空间,令美国的反华势力减少和香港本地反对势力合流的机会、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所以中国这次对这些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打击,实际上是相当有力的举措。但是这些并不是最终招数,中国政府既然下定决心维护国家安全和反对外国势力介入的话,我相信日后其他的反制措施会陆续有来,确保国家安全和主权得到维护。


视频加载中...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中美两国现在正在就贸易战展开谈判,现在加入了香港元素,会不会增加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在过去以来,美国对香港是比较友善的,指望着香港可以推动中国走“和平演变”道路,但美国现在已经不再期望中国走所谓亲西方的发展道路了。反而认为香港的作用是在助长中国发展,开始对香港事务越来越不友善。就算没有这场动乱,美国对香港也会找机会做出不友好的措施。唯一可以限制他们的做法,就是美国担心中国的报复,和损失在香港庞大的政治经济金融利益。但问题是,既然美国将遏制中国发展作为它的长远国策,因此将无可避免地,美国会长期利用香港作为打击中国的棋子,以及削弱香港的经济地位,甚至香港对于中国的价值。

所以中美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斗争将会连绵不断,而美国也希望扶植香港的反对势力去协助对付中国。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就引发了香港内部的政治斗争和香港政府的施政困难。所以也可以说,美国这个涉港法案,是介入香港事务的一个重要部署,同时也是容许他们进一步干涉香港事务的借口。所以中美关于香港事务的斗争将会是长期性的,也都会是相当激烈的。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区议会选举尘埃落定,但也看到仍有暴力事件出现,港府如果面临施政困难的情况,止暴制乱是否也受到掣肘?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暴力行为其实已经减少了。因为事实上,反对派本身也觉得暴力行为过激的话对他们是不利的,会引起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反弹,而他们又控制不了这些暴力分子。暴力行为在警方的大力执法之下,和香港人的反对声中,始终都会慢慢减少的。但问题是政治斗争不会因此而减少,特别是反对派取得区议会这个平台之后,会继续利用区议会开展对特区政府,甚至是对中央政府的斗争。所以特区政府未来的管治会相当困难。在威信比较弱的情况下,要推动重大决策都会有难度。所以我估计日后香港的管治模式,将会是中央政府,加上特区政府,再加上香港的爱国势力,组织一个联合阵线去强化整个特区的管治根基,以应对内部和外部势力的挑战。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行政长官日前表示将成立一个独立检讨委员会,您觉得是否可以解决一些政治矛盾和平息反对派的声音?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反对派的要求就不是要检讨这场动乱的成因、过程和后果,基本上他们想要的是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是针对警察所谓的过度使用暴力的一个情况,借此打击警方的士气,甚至是削弱警方在维护治安方面的能力,再进一步削弱特区政府的管治能力。所以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没办法答应反对派所要求的“独立调查委员会”。

那么政府现在提出这个独立检讨委员会,其实并非是回应反对派的要求,而是希望争取民意而做,目标不是微观地去调查针对警察使用的武力行为,而是从宏观角度去检视暴乱的成因,政府处理方式是否妥当。所以这个检讨,并非是针对任何一个方面,而是从一个比较宏观角度去探索香港的深层次问题和政府管治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政府管治得失的问题。所以这个检讨委员会本身是有一定价值的,如果能够引动大家讨论香港过去的问题、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一件好事。但这是无法满足反对派的要求的。因此成立这个独立检讨委员会,是不能阻止反对派接着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政治斗争的。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反对派是有其政治目的,不过香港社会上很多民众也都呼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您自己本人怎么看这个诉求?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投票的人当然是希望成立这个独立调查委员会的,但究竟成立了以后怎么做自己也不清楚,连反对派自己也没办法提出一个对这个独立调查委员会的所谓组成和职能的共同看法。问题是在于,对于一般的香港居民来说,他们投票的目标不是因为特别想选哪个反对派的人物,实际上他们对很多候选人都不认识,反而是借这个机会表达不满,通过惩罚建制派议员来表达对特区政府不满的这个目标。这种就叫做“负面投票方式”,不是为了支持某个人,而是为了打击某个人来进行投票的。在这个情况下,他们究竟想传达的具体的政治讯息是什么呢?其实是不清楚的。你(港府)可以说同意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问题是同意的同时,成立完独立调查委员会他们究竟想得到什么?究竟他们就是想针对警察?还是想全面的调查?如果只是想针对警察的话,即使大多数的民意是支持的,中央和特区政府也不会支持。因为这样的做法,会打击香港唯一的一支守护香港治安和“一国两制”的力量。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特区政府如果想争取民意的支持,未来工作目标还有哪些可以做的?好像经济民生等政策不是太能令社会满意。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特区政府目前想要大幅提升民望,在人选不变的情况下,难度是非常高的。但如果从低处反弹的话,我想要做两件事:第一,尽快遏制暴力,让香港早日恢复秩序,让香港人可以免除恐惧。第二,在社会的民生问题上,加快采取创新性政策,可以压缩社会贫富悬殊的情况,让年轻人和低收入阶层可以多做一些事情,让他们能够分享到香港经济发展的成果,也让他们有能力能够面对未来一段时间香港出现的经济困难。

直新闻客户端记者:那么政治方面呢,长远来看该如何将“一国两制”的观念切实落实到社会中?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事实上短期内香港政府自己是做不到的。中央要求加快建设一套能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行为机制,这个非港府能力所及,如果某天要面对严峻的国家安全问题的时候,中央就会出手。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单靠特区政府去推动很多重大政策是很难的,所以我刚才也说了,日后的管治模式会是特区政府+中央政府+香港的爱国力量来共同巩固香港的管治,才有可能在重大决策上有所建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EsC2G4BMH2_cNUgUk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