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一下从播种或扦插到最终定植(下地)的流程(经历几次换盆、施肥的种类和时间点、普遍的修剪、宿根植物的花后护理)
播种扦插到定植,一般换盆一次就可以了;换盆需要注意的,不需要太大的盆,一般控制在口径10cm以内的小盆,由于扦插或者播种用的基质是不需要养分的,换盆用的土需要增加养分,个人建议在小苗上盆的基质里直接添加氮磷钾均衡的缓释肥,不建议小苗直接使用大量氮肥,不利于定植前发展成壮苗。定植适宜时期是根系旺盛,一般从育苗盆底部看见大量根系就可以进行最终定植了。
这是一个错误的例子,根系长到这种程度定植就比较晚了。
关于修剪的问题,这个话题量太大了,我只说一下基本的吧。大部分植物在生长期都是可以修剪的,减去残花,枯枝,病叶,弱枝,不喜欢的枝都可以,尽量挑选在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伤口不会因为雨水造成感染,修剪要剪到叶片生长的部位,不要保留既没有叶片,也没有芽点的一小段枝条。
宿根植物的花后管理,可以进行稍微重一点的修剪,剪掉三分之一左右的枝条,尤其是开花枝条,没有收种子的打算的话,一定不要让其结实,稍微增施氮含量较高的肥料复壮一下,不要过度的施肥。
2.土壤的调配,酸碱度的测定和改良,以及中药渣在土壤改良中起的作用
土壤的调配,通用的栽培基质,一般含有基质比如泥炭,椰糠,腐叶土5-6成,4成左右的颗粒,比如蛭石,珍珠岩或者树皮块,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盆栽植物,多肉植物需要增加颗粒的含量到7成作用,兰花以及其他比较偏门的植物有专门的栽培介质;
酸碱度的测定可以在网上买ph试纸,将需要测定的土壤加少量水浸水一天,然后测定ph值,当然这个测定的ph比较笼统,强酸,弱酸,近中性,弱碱,强碱,精确的ph值需要专业一些的测定工具,但是对于种植的参照来说,完全够了。强酸强碱性的土质不建议使用,弱酸性提高ph可以增加石灰岩颗粒,弱碱性降低ph可以增加弱酸性的泥炭,那用杜鹃或者山茶专用基质添加降低碱性也是可以的。
中药渣改良土壤,如果是大田,直接撒,如果是花盆,直接丢,未腐熟的有机残渣不适合盆花。
3.喜阳,喜阴,耐旱,耐阴植物的分类,以及需要大温差或大致恒温能获得更好生长的植物。
喜阳,喜荫,耐旱,耐阴的植物是没有特别严格的分类的,不过可以讲一下如何大概的去区分这些植物。
种植的花草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环境,高山,草原,森林,雨林,沙漠,沼泽,其喜好是和它们原始的环境相对应的这些植物在原生的环境里几乎是暴露在完全的日照环境中,在种植过程中也是一样的。
比如多数的多肉类植物,各种观赏草,不管是水生的还是荒漠环境里的鸢尾类,产自高山区的郁金香等等;
喜荫植物大多数是森林的林下物种,雨林中层底层的植物,以及多雾地区的原生的植物,比如多肉类的玉露或者寿,其原生是在灌丛下,所以很奇异的这是一类习惯较低光照的植物,林下原生的苔藓类,蕨类植物,兰花,竹芋类,都是喜荫的;
耐旱的植物有各种形式,一种是干旱休眠,比如郁金香这样的球根植物,另一类是有储水器官的植物,比如多肉类的仙人掌,另外还有很多根系非常发达的植物是非常耐旱的,比如观赏草,需要大温差的植物的原生地多数是季节明显的温带地区和荒漠地区,比如大多数的多肉,以及各种一二年生的草花。
大致恒温的才能生长的更好的植物有两类,一类是原产热带雨林区的,需要持续的高温,比如红掌,凤梨。一类是产于高山区或者近极地区的,喜欢持续的冷凉环境,比如绿绒蒿,长生草,岩须,高山酢等等各种,园艺上统称这类植物为高山植物。
4.地栽如何浇水,怎么判断是否浇透?
地栽植物由于土壤环境比较稳定,浇水一次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保证土壤的含水量,所以一般不用浇水很频繁,一般没有落雨的情况下10天一次完全可以了。刚下地的小苗可以每天浇水,直至没有萎蔫现象就可以了。
5.出芽期间到底要不要浇水,浇透还是润湿,芽根部细弱怎么回事?
播种育苗出芽期间是需要比较高的土壤含水量的,需要浇透,出芽根部细弱比较高是因为环境光照比较弱引起的,播种的种子一旦破土,就需要比较高的光照环境。
这是浸盆播种,托盘里的一直有水,图片所示的水太多了,一点点就行,整个托盘放在光照很好的条件下,避免了重复浇水冲倒小苗,也能保持播种基质一直有比较高的含水量。
播种一般长真叶就不需要特别高的水分了,这时候可以规律性的浇水。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收藏起来慢慢看噢。也可以关注我查看更多园艺内容。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私信我。你的关注是我前进的动力,持续更新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Cnevm4BMH2_cNUgGC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