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渝
从永乐元年至永乐七年(1409)这七年间,明廷在辽东地区设置卫所超过了140处。永乐七年,奴儿干鞑靼头目忽剌东奴等65人来朝,向永乐帝建言,说奴儿干地处要冲,宜设立元帅府。明初时奴儿干地区大致范围由西面鄂嫩河至北面外兴安岭,东北至库页岛这片广阔区域。朱棣认为有理,遂下令设置奴儿干都司于黑龙江口附近的特林。明代都司乃军事管理机构,在不设布政司的边远地区,往往设都司统领地方卫所。奴儿干都司的设立,标志着明帝国对东北女真地区进行实际管理。
通过稳定辽东和西北(永乐四年设哈密卫),战略上对蒙古势力形成一个C型包围圈。但奴儿干都司并没能在永乐七年顺利建立起来,因为那年明帝国与鞑靼爆发了战争。
朱棣自然希望鞑靼与瓦剌能和平内附。永乐六年(1408),瓦剌三部入朝表示愿意归附,朱棣大喜过望,马上敕封三部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接下来就能专心处理鞑靼问题。自从本雅失里当上可汗后,鞑靼与明朝的联系就断绝了,期间朱棣多次致书通好,皆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搞了几次,朱棣也觉得特没面子,憋一肚子气忍着。永乐七年(1409)春,朱棣北巡,成为永乐皇帝后的他首次回到发迹之地北京,此行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北边的问题。
铜火铳,明代,山西大同市博物馆
不过到这时候,朱棣对鞑靼依旧是持友好态度,当时鞑靼南下骚扰,被明军俘虏22人,朱棣下令全部释放,并且赏赐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等人彩币。四月,朱棣派遣都督指挥金塔卜歹和给事中郭骥带着礼物和书信前往通好,并提出“彼此永远相安于无事”的建议。想不到这个本雅失里真的很失礼,别人来送礼,他拒绝也就算了,竟还把郭骥等人抓起来砍了脑袋。事情做到这份上还能忍那就不是朱棣了!永乐帝龙颜大怒,决心武力征伐,亲自指派五名主将,由老将丘福挂帅远征漠北。
于是出现了明军第一次征伐以失败告终,五名主将无一幸存。值得注意的是,在史料中关于这次远征,记载了大量明成祖对丘福的叮嘱,几乎丘福后来遇到的问题明成祖都提前给他警告过。丘福兵败后,还刻意强调“福不从吾言之过”。这种情况很像苏联二战老电影里的斯大林一样,对战场上任何情况料事如神,吃败仗是因前方将领不听劝。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记载太多,反而显得很奇怪,究竟是史官为皇帝掩饰错误,还是朱棣的确经验丰富料事如神,已经无法考证。无论如何,朱棣也承认了自己有“不明知人之过”,并表示要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