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设计咖来与大家见面啦!
家里面积并不小,一旦有了孩子后,却总觉得空间不够用,这应该是很多中户型的通病,正如今天要介绍的屋主,明明套内面积是120㎡的3房2厅,却因为有了太多东西,让行走都变得“紧巴巴”。
设计师史宁就针对这样一个户型,通过设计重构,让120㎡重新释放了空间潜能,内存瞬间翻倍!
认识他
设计师史宁,本墨设计创始人,擅长奇怪户型病理整改,追求不过度设计,在收纳、错层空间拥有较多成功案例~
房屋信息
户型:三居室
面积:120m²
花费:60W
位置:上海
原始户型图
方案户型图
户型分析
缺点:
入户区域空间面积完全开敞,门厅与起居空间没有功能界限;
入户左边的房间门正对厨房,空气对流不合理,储纳空间少;
两个卫生间没有设置分项(主人使用或客人/公共使用);
改造重点:
入户避免直接看透空间,设置功能性玄关柜,对左边储物间和右边厨房形成有效分割,改变了空气对流形式;
将入户左侧小房间一分为二,一部分将原有的衣帽储物空间独立并外延,形成封闭的储存空间(给全屋扩大内存储纳),另一部分将原房间接入客厅,定义成书房,让客厅横向、纵向均能扩大视野;
将女儿房外延,增加储纳空间;
将2个卫生间重新定义,1个并入主卧,1个设置为公卫;
玄关
顶天立地玄关柜+小窗引光
玄关是室内和室外的过渡空间,家人可以在这里调整心情,在这条“脱鞋”的分界线上,自然地就能区分出家和外界的感觉。
顶天立地的玄关柜直接将空间进行了分割,它比起格栅、砌墙或买成品玄关柜要更加实用。
玄关处特地留出一个窄窄的小窗,除了能从厨房引入自然光线之外,当男主人回到家还能透过小窗看到妻子正在为自己烹制美食,感受到家的温馨~
客厅
白色主调+分子灯+细腿家具,层次丰富
客厅的配色由白+木色打底、加上分子灯、纤细底腿家具的填充,不同材质和纹理在空间中穿插,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也营造出古朴自然的北欧度假风,这让身处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的屋主夫妇,归家后能像在乡村自然中一般放松。
全开放式的书架作为电视墙的一分子,也是家中的气质担当,下面的位置方便弯腰拿取,客厅零散的物件和小孩的玩具,可用置物筐统一收纳。
中间的位置拿取最方便,于是放了屋主的常用小物,上方则用来收纳不常用的书籍,当整体收纳物件的颜色控制在一个色系的时候,整个柜子就会看着很舒服。
沙发露出背部走道,空间动线更丰富,客厅纵向与横向上视野也更开阔,采光、空气流通都更加舒适。
这里改变了沙发靠着墙的传统模式,而采用围合式交流布局方式,客厅的意义再也不是朋友来做客一起看电视的尴尬状态,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是年轻人更喜欢的状态。
没有选择占地面积大的转角沙发,除了为了控制成本与节约空间面积以外,还因为一字型沙发在平日使用中,人累了可以相互依靠,给夫妇二人增加亲密感~
中古风的休闲椅+秘书柜,不定期地更改布置主题,换一些摆件、装饰画、干花/灯具等,一个满足独处阅读、喝茶、思考的休闲角落就这样赏心悦目地产生了!
阳台
绿植+藤椅+窗形镜,打造文艺小天地
阳台的设计灵感是来自曾经在加拿大去过的咖啡馆,铁艺门窗前摆满了层层叠叠的绿植,店铺外的藤椅,喝咖啡的客人悠闲又自在~于是就有了这一组小景。
将黑框的玻璃折叠门完全打开,阳台便和客厅毫无界限,让阳光和空气自在流通。太阳过于毒辣的时候,百叶窗不仅能调节室内光线保证空气流通,还将热浪和烦躁挡在窗外。
从阳台一侧墙面上的窗形镜里,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植,视觉上放大空间的同时,绿意也显得更加盎然。从宜家买来的藤编椅,懒洋洋的斜躺,让人周末都不愿意出门~
书房
玻璃双开门+极简布置,通透宁静
客厅和书房之间是非承重墙,于是干脆改掉做成了双开门!黑色金属框+透明玻璃+双开门, 让书房和客厅之间更加通透。
关于书房的设计,早在19世纪中叶,物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就曾提出,人的行为会被行为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
为了屋主能心无旁骛的工作,书房设计成了极简的模样,深灰色的背景墙壁上展示搁板收纳+隐藏柜体收纳,方便实用且干净整洁。
墙上的铁艺壁挂,将日常的纪念图片、照片展示出来,当工作或学习累了,还可以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小憩一下~
餐厅
开放式布局,让行动更自由
从客厅往右是餐厅空间,浅白色背景+暗色餐桌形成对比,空间配色层次明朗也不单调~
深胡桃木色的餐桌椅将视觉点集中于此
从吧台处往客厅、阳台处的视角
最撩不过自然光,借着阳台和书房而来的光线,白天不用开灯,餐厅也是一如既往的明亮柔和。
木制的家具搭配藤编的餐垫,悬垂的青灰色吊灯与大面积的暖色互为补充,放松感自然而然就有了。
墙壁上挂着的灰蓝色油画呈现出一种肌理的质感,空间的氛围和主人的气质,就在这些平静的色彩中呼之欲出。因为空间设计的围合模式,让走道形式更为自由,气流自然也更通透。
厨房
中西合璧,颜值与实用兼备
西厨区的中岛为整个空间中轴线的起点,是女主人施展厨艺的展台,也是亲子和家庭欢聚的所在。由于大理石台面下是镂空的,放置2个高脚凳,就成为清晨或晚间吃个简餐、来点音乐小酌一杯的居心地~
茶水台就是玄关柜的背面,刚刚好矗立在中岛旁,在这里冲奶、泡咖啡、做简餐都不在话下,其余的柜体恰好充当餐边柜的存在。
推开茶水台边的谷仓门,便能进入充满着生活情调的中厨。在色彩风格上,从墙面、柜体再到地面的黑白花砖,整体色调整齐划一,加上拼接方式各不相同,空间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厨房中的收纳同样也是小区域的展示收纳+大体量的隐藏收纳,让空间呈现出整洁和清爽的模样。
主卧
灰色打底,打造静谧氛围
喜爱北欧和新西兰文化的夫妻俩,主卧同样选择北欧+自然风,一面灰色主墙配四围白墙,高床软枕打造出舒适的居住感!
很多人不敢尝试灰色墙面,觉得幽暗,其实色彩之于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通常想给房间刷上一面色彩时,情不自禁会感觉自己被闷在这种色彩的盒子中,但实际上,家具、灯具以及饰品这些都可以是平衡空间通透感的元素。
一张局部小景也会很动人,若是孤立着看,这种悬垂小灯并无装饰性,但是在这样一面灰色墙搭配灰白色软包床,以及小小的黄铜灯头演绎下,美好就是这么简单。
屋主女儿刚1岁还在哺乳期,这张白色的婴儿床,则是取代了主卧电视的存在,让大人休息的时候更方便照顾宝宝。角落的梳妆台,简单而不失仪式感。
考虑到小宝宝需要收纳的物品也很多,我们在规划主卧卫生间时,缩小了卫生间的大小,于是外面卧室便释放出了更大的过道。在卧室门后巧妙做出了一组壁柜,让宝宝的玩具衣物、妈妈最爱的囤货还有超占空间的尿不湿等,都能轻轻松松藏起来。
儿童房
空间粉嫩,ins风满满
初为父母的屋主,总算借着这次装修的机会,把幻想了很久的Ins风儿童房一次实现了!虽现在的女儿还不能自己住,但只是看着她在小帐篷里玩玩具 ,心都要萌化了~
1.5m的衣柜足以应付儿童时期的小女儿,360mm的小书桌也是萌得不行~
卫生间
主卫:挂画+置物架,提升精致感
主卧卫浴中,放了大浴缸+暖木偏红的台盆柜,让空间特别温暖,墙上的挂画和黄铜的置物架,丰富了空间的质感,提升了精致度。
次卫:干湿分离,简洁大方
在保留原先两个卫生间的基础上,从女儿房借用小部分空间设计出台盆柜,谷仓门的设置最大限度节省了空间,同时和厨房门、餐椅配色相呼应。
黑色台盆柜和主卧相区分,更加方便打理也更整洁,依然是现代感+精致感极强的五金上墙,为简洁大方的空间增添了些许质感。
抽水箱做在墙壁里,利用上方空间做了简约的置物柜,一旁的玻璃隔断满足了客卫的干湿分离,又不影响采光。
衣帽间&储物间
功能齐全,收纳强大
对有孩子正在成长的家庭来说,这样一个能装的储物间别提多实用了!
进门左手边借了原书房的空间,做出了衣帽间、储物间,作为玄关柜收纳的补充,可容纳80双鞋、20个包、 10个大收纳箱、大小2个行李箱,50件短外套或上衣。
今天的这个案例,与其说是空间重构,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重构!想知道各位颜友们在人生阶段发生变化时,生活空间与习惯是否也有大的变化呀?最大的感触又是什么?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