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妹子支教18年,今年要帮山民卖出万斤土豆

2019-12-05     新女报

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人物,这个故事

源于我们在新女报官方微信上,

征集来的新闻线索。

如果你也有值得被看见的故事,

欢迎给我们留言,

让我们一起分享重庆女性的精彩人生。

重庆妹子赵玲,2005年获“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2009年获乡村建设十大人物,北师大农民之子——中国农村发展促进会会长、全球和平妇女中国办公室总干事、中国社科院社会工作硕士生实习督导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

她从大二开始支教,到如今从北京举家搬迁至云南,探索没有围墙的“剑湖学堂”新教育模式,积极于社区工作,追逐耕读传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这个重庆妹子的故事,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打动了我们。

往乡下跑了18年的城市女孩

家住江北区,1999年毕业于重庆八中,赵玲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妹儿,而且是从小就被妈妈寄予厚望,几乎没有玩乐时间,记忆中总是在学习在上兴趣班的“学霸”妹子。

“填志愿时,我妈让我填川渝两地,这样她周末还可以过来看我,我赶紧填到东北去,想离家越远越好。结果成绩高了20分,被华东师大录取了,之后保送北师大读研。”

从小在城市生活,喜欢做什么就去做,赵玲也曾以为一切理所应当,“中学时,我想去非洲当志愿者,大二第一次支农支教,发现其实不需要去那么远,中国农村就有需要去帮助的人。”这个理想,也许就是她支农支教18年的初心所起。

2005年,赵玲作为支农支教大学生代表,获“全球千名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是2004年由瑞士一位女议员发起的女权主义民间活动,为了给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女性一个被看见的机会。当时将还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我推出来,也是希望以此鼓励更多的女大学生投入到维护妇女权益的公益工作中。”与她同获提名的,还有重庆忠县残疾人自强服务站的陈玉英。

支教的意义是双向的

从北京郊区的打工子弟社区,到河南登封、安徽阜阳、重庆洪湖、福建武夷山、山东威海……陆续支教18年。2018年,赵玲携家人孩子来到了云南大理沙溪,担任乡村公立小学和村办幼儿园的英语支教老师

“我教孩子们用排演戏剧、画绘本、创作诗歌的方式去学习英语。希望在他们心中播下一个热爱英语热爱学习的种子。”

用戏剧、绘本、诗歌的方式去学习,对于城里的孩子而言,算是司空见惯的手段,赵玲的珍贵之处,在于她打通了城乡之间教育方式的通路,让乡下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在心中种下一个去看更大更广阔世界的梦

如果说,赵玲给农村孩子带去了更国际范儿的教育方式,那么,对赵玲而言,她收获的也同样珍贵。

乡土教育,向自然学习,是赵玲举家搬迁到大理的私心。“大自然自有其治愈的能力。让孩子在田野上奔跑、自由呼吸,去爬树摸鱼看星星,去接触大地,亲近自然,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生活。”赵玲笑着,“这也是城里长大的孩子缺少的,比如我。”

剑湖学堂就脱胎于这样的想法,“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跟奶奶学过绣花,后来忘了,因为一旦进入学校教育体系,就不会再学这些东西。

赵玲更愿意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牧歌式的环境下,让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一起学习木雕、手工等等这些民间智慧传统手艺,“之前有城里的孩子来了7天,舍不得走,拉着妈妈说:我们也一直住在这里吧。”

一起来做点温暖切实的小事

“在这里,来支教的我,常常是被感动和被照顾的那一个。”

赵玲动情地说,“这有传统的邻里关系,我忙起来的时候,邻居们会帮我看看孩子。在剑川县探访的时候,见到了很多的‘老乡’,他们自毛泽东时代开始,就从四川、重庆一代移民来这里支援边疆建设,几代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还要走的路,也看到了力量。”

沙溪坝子最富饶的田地是白族人居住的,半山坡以上是汉族,更高的山上是傈僳族、彝族等。而这里也是民族融合与团结的地方,各族人几乎都会说“汉话”,汉族人的口头禅也有白族的感叹语“啊么”、“啊嘚” 。

说到手头上最近在忙的,那必是帮云南高寒山区乡村代课教师义卖土豆,帮红星村(四川、重庆一带汉族移民为主的小山村)的留守老人们义卖核桃了。

—1—

帮代课老师卖土豆

华丛山彝族小学,海拔3000米

建立于1975年,

目前在校学生13人

仅开设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

从三年级开始,

学生统一到山下的沙溪镇中心完小住读。

38岁的陆老师坚守“一师一校”教学点十多年,

每月的工资一千多元,

妻子在家务农,全家收入微薄。

有几年曾外出打工挣钱,

但学校实在是找不到能长期在这片高寒山区教书的老师,

没多久后,陆老师又回来继续执教了。

陆老师所在的华丛山海拔高,污染少

生态环境保护很好,

坚持传统的生态农耕方法。

红皮黄心土豆常年以牛羊粪农家肥为肥料,

从不使用农药,完全自然成熟

赵玲以高于当地收购价大约30%的价格,

帮陆老师卖出了2000斤土豆,

目前陆老师家大概还有近万斤土豆待售。

除了直接的捐款捐物,

留住真正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

给山区教育配好“软件”,

才能可持续地支持到这些偏远山区的教育发展。

如果你也愿意买点土豆,

让在高山上坚守初心的陆老师多一点暖意,

可以49.9元(10斤)来一份这高山土豆

—2—

帮重庆移民老人卖出过冬钱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红星村居住的,

大多是四川重庆一带移民过来的汉族居民,

几代人为建设边疆不惜离乡背井,

数十年过去了,

曾经年富力强的劳动者已经年老体弱,

仍是村庄的主要劳动力

因为这样的山区是留不住人的。

现在,这些风烛残年的留守老人们,

采用原生态的种植方式

种着优质的老品种农作物

老品种核桃、花豆、白玉米等,

但交通不便,售卖困难。

赵玲走访了村庄的留守老人家庭,

高于市场收购价20-30%的价格,

买下了他们的核桃、花豆等,

以帮助红星村的留守老人,

缓解他们的经济生活压力。

就像赵玲坚信的,

老乡们更需要的,

是可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本身。

如果心系山区教育,热爱生态农耕,这个冬天,不如买一点高山的土豆,远方老乡种出的核桃,让高寒山区的老人、孩子和老师们,少一些压力,多一些暖意。

文:李鳗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2zi824BMH2_cNUgfn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