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话里,有一词叫“浴火重生”,用它来形容现在的华夏幸福是非常合适的。
在经历过2018年的“水逆期”后,华夏幸福打破外界的偏见,在行业管控趋严的大背景下,迎来它的“幸福时代”。
“稳增长”背后的“高回款”
今天,我们看到华夏幸福发布2019年半年报,报告里面就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22.4%;营业收入387.3亿元,同比增长10.7%;总资产4570.7亿元,同比增长11.6%。
更为关键的是,这家公司在过去的五年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5%,充分证明了它强劲的生命力。当然啦,强劲生命力的背后,离不开它越来越高的回款率。
单就2019年上半年来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共计407.9亿,公司的回款率由去年同期的46%,大幅跃升到今年的62%,全年经营回款率有望在年底更上一层楼。
此外,公司的预收款项达到1403亿元,这部分资金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结转为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利润。也就是说,华夏幸福未来几年的经营业绩也是有保障的。
新城到都市圈,发展模式不断突破
大家要知道啊,在目前房地产低迷的状态下,仍然取得这么好的经营成绩,是相当不容易的。那么,华夏幸福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业绩呢?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它在发展模式上的一再突破。
在公众心中,华夏幸福一直是产业新城的运营商。它从环京地区起步,开启产业新城的开发模式。之后将这种模式异地复制,在全国铺开,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区域布局。
2019年上半年,环京以外的区域实现收入148.08亿元,同比增长96.54%,占公司主营业务营收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1.69%提升至38.47%。可以说,环京以外的区域发展势头还是很猛的!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新城如今已成功卡位国家重点都市圈,像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等等。到2019年上半年,各个都市圈的产业新城项目,入选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库的达到30个,其中5个国家级PPP示范项目,1个省级PPP示范项目。
与中国平安的新合作
而在这个过程中,华夏幸福的角色,也由之前的产业新城运营商转变为综合性资产管理平台,产业新城成为它的一个业务板块,公司的业务向更广的方向发展。其中,与中国平安的合作,就是新业务探索的开始。
在半年报中,我们看到,华夏幸福将与中国平安开展新型不动产合作。
公司将向平安人寿转让北京物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及持有的对项目公司债权,转让对价58.28亿元。同时,平安人寿委托华夏幸福下属子公司,为在项目地块上代为开发建设标的物业,并在标的物业开发建设完成之后,对标的物业提供运营管理服务。
我们从这次的合作模式上就可以看出,华夏幸福在目前的新城业务之外,又要以资产管理输出的模式,开拓商业办公及相关业务。这对盘活公司存量资产,寻找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平安来说,险资小规模投资地产资产其实一直是国际行业惯例,像房地产这样能够抗通胀、中等风险、回报型的资产,也是国际大型保险公司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
而平安的入驻,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华夏幸福筹资的处境。2019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融资为632.55亿元,其中529.92亿元为非房地产项目融资,非房地产类融资占比高达84%。
也就是说,目前华夏幸福的融资构成中,房地产融资比较少,园区类融资占比较高,而园区类融资又往往与地方政府的招商选资大政紧密相关,坏账的可能性极少。
所以,在目前“不缺钱”的情况下,华夏幸福做的不再是,从造一座房子到造一座城,它现在是要借着“这些城”造一个更大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