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冷战伊始,苏联海军再次进行十年规划,重新建设远洋海军
总体来说,战后10年苏联海军在战略与战役规划中,依然属于防御性的,仍旧是一支近海作战的海军,只能在达成大规模方面军战役目的内实施作战;虽说按照约瑟夫同志的概念是一支远洋海军。
1947年战列舰塞瓦斯托波尔号官兵做操
战争结束后,海军对于卫国战争经验进行了总结。50年代初提出了“海军的战略使用”概念。在战役层次上,对于“海军战役”开始理解为海军是一个或数个战役联合编队独立地或与其他军种协同,按照统一意图和计划,为达成战役或战略目的而实施的战斗行动的总和。当然,战役可以分成进攻性和防御性的,前者占主导地位。根据兵力的编成,受领任务的特点与实施方法,分成独立战役和合同战役。独立战役是海军单独遂行的战役,包括:攻击岸上目标;消灭海上和基地内的敌人;破交与保交;布设雷障。合同战役是指舰队、区舰队在陆军(方面军、集团军)的协同下为达到主要目的实施的战役,分为登陆与抗登陆;火力支援方面军部队濒海侧翼;将己方被敌孤立的部队撤至后方等。
在此期间,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认为核武器的出现,海军只能遣送战术群上岸,不可能实施大规模登陆战役,因此海军步兵的发展停止了(1947年海军步兵部队被解散,直到1961年才重新建立)。然而朝鲜战争却证明,实施大规模海上登陆依然十分有效,随后又恢复了对登陆战役的研究和训练。
又如对于海军基地防御问题,一开始在总结卫国战争经验教训认为意义重要,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积极防御理论。但之后随着海军主要兵力作战半径不断前伸,可到远离基地海域作战趋势越来越明显,海军理论又否定了基地防御战理论。
苏联海军50年代的130毫米海岸炮阵地
而且在战后一段时间,关于核武器将使海军无活动条件的观点也影响着苏联海军,苏军内部也有否定海军作用的观点。战后10年,苏联海军大量建设在近海海区作战的水面舰艇、沿岸活动的潜艇和大量岸基航空兵,使苏联海军成为一支“岸上海军”。
在国土海军、近岸防御思想的指导下,苏联海军由于十分强调海军兵力在近岸海区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在海军兵力建设上反映出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建设一支清醒的、近距离作战的海上力量。
首先,不重视海上力量的作战半径。所建造的舰艇大部分都是轻型的,不能远离海岸活动。这些舰艇主要以岛岸为依托,利用近距离的短促突击来达成战役和战术目的。因而在海上活动范围较小,引导和各种保障主要靠岸上基地。
50年代初期的苏联海军
其次,海上的制空能力较弱。由于以岸上为中心,在近岸海区活动,因此空中掩护和对海上目标突击主要靠岸基航空兵。由于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有限,而在兵力编成中有没有舰载航空兵,即使有些大型舰艇能在较远海区作战,但由于没有空中掩护无法有效在远海活动。
再者,海上作战的指挥以岸上指挥为主。通讯联络以岸为中心,对海上兵力的引导、指挥均靠岸上实施,这就增加了海战的指挥层次。同时,海上指挥员缺少灵活处置各种情况的权力,从而使作战过程中通讯工作量大,甚至常常因为岸上指挥员不了解海上的实际情况而造成指挥失当。
所有这些极大妨碍了海军兵力作用的发挥,苏联海军二战的表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该说,造成苏联海军在卫国战争中战绩不佳的客观原因并不是苏联人不想活着不愿意充分使用其海军,而是他们本身就是一支只能执行近岸防御任务的国土海军而已。
1947年8月19日斯大林、柯西金、尤马舍夫和奥克佳布里斯基等在“莫洛托夫”号巡洋舰上
1945年以后,苏联实际上成为世界上唯一大批量建造战前设计的战舰的国家。除了数量众多、在冷战中的确令敌人神经不安的潜艇外,斯大林时代后期的海军完全由过时的战舰组成。在核武器、导弹、喷气式飞机和无线电电子设备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支海军看起来十分陈旧。“……原来,在1955年以前我国海军患了对过去战争的怀乡病——我们建造了我们1941年想要的那些战舰”。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后来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总体上是有根据的。虽然那些改革不无偏激,并且由于这些偏激,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回忆。
海军的“近海防御”思想发生重大改变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当时,苏联有两种意见深刻地影响了海军的发展。其一,“随着核武器的出现,海军已丧失作为一个军种存在的价值”。其二,“海军与陆军协同作战是重要的,但在沿岸作战中,海军和地面部队的协同则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陆军已拥有核武器,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抗击海上入侵的敌人,而无须海军的支援”。于是,苏联确立的海军发展方针是: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已经过时”,巡洋舰只适合“国事访问”,只须拥有一支由潜艇、航空兵和轻型水面舰艇组成的小规模的舰队即可。至于航空母舰,因其所需经费巨大,无须建造。根据这一方针,苏联在斯大林去世(1953年)后的第二年便决定,把以旧式水面舰艇为主的海军改造成以潜艇为主的海军。
1955年8月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米高扬和朱可夫与巡洋舰“海军上将纳希莫夫”号官兵合影
1955年,苏联陆海空军减员64万人,并交还了旅顺港。此后,苏联近400艘舰船退出现役,海军的2000架飞机移交国土防空军,转而发展远程航空兵。赫鲁晓夫重视装备导弹武器、导弹核潜艇、大吨位水面舰艇,但他确立的海军发展方针也遭到一些人反对,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就认为,为了保障海军完成主要作战任务,苏联既需要导弹航空兵,也需要一支以巡洋舰为骨干的大型远洋舰队。现在他已经成为俄罗斯海军官兵最为怀念的将领,但他的认识当时并不占主流。
1955年9月,在苏共二十大上,根据苏共中央的决定,苏联海军新的奋斗目标是“大规模地建设强大的远洋导弹核舰队”。它反映了苏联对于海军的新认识,实质上彻底摆脱了长期以来把海军束缚在沿岸海区的概念;同时也标志着新的海军将以导弹为主要武器,传统的鱼雷、火炮、炸弹将退居次要地位。 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则任重道远,当然苏联海军也有了新的领导人-戈尔什科夫,他成为了一代“红色马汉”。不过这已经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了,容后再述。
苏联海军新当家人-戈尔什科夫
全文完,谢谢观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z2eCHIBd4Bm1__YRug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