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革命火种,不得不提这位名叫邓赤中的烈士

2019-11-29     仙桃日报

“他的遗骨,还是我们村里人一起转移到纪念碑下的。”11月8日下午,摸着邓赤中烈士纪念碑,51岁的张沟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邓先仿清楚地记得本家祖父的生平事迹。

邓赤中烈士纪念碑坐落在新华村二组的一块田地上,张沟镇将纪念碑周边3亩地进行硬化,作为陵园。邓先仿介绍,每年有大量学生和市民前来祭奠,仙桃邓氏家族也以此为中心,每3年举办活动,缅怀先烈。在离新华村10多公里外的凤凰村三组,鄂中特委旧址静静坐落。这是邓赤中曾战斗过的地方,白墙黛瓦的平房似乎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沔阳革命火种——邓赤中

邓赤中,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随父读书,1921年,到武汉省立二中就读。求学期间,接触到一些共产党人,常去听董必武、恽代英的演讲。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赤中”,意在“赤化中华,解放全人类”。

  1924年2月,与娄敏修、许栩等8人返乡,在沔城东岳庙秘密建立沔阳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同年,成立“沔阳县平民教育促进会”,被选为会长,主编《平民教育》刊物,撰写《平民千字课本》,创办平民学校。

  1925年末,中共沔阳县委成立,任县委宣传部长。1926年11月,他在白庙主持召开了有上千人参加的沔阳县第十区(即张沟)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所到之处,土豪劣绅闻风丧胆。

  1927年,蒋汪合流后,中共湖北省委派肖仁鹄到沔阳组建鄂中特委,肖任书记,邓任委员兼沔北区区委书记。随后组织暴动队员参加了9月10日的戴家场暴动。戴家场暴动后,中共沔阳县委在白庙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全县暴动计划,大家推选邓赤中为暴动总指挥及沔阳县委书记。

  年底,指挥暴动队攻打沔城,砸开牢狱,救出娄敏修等90多位同志,并处决了反动县长胡宝琛。

  1928年初,邓赤中、娄敏修同周逸群、贺龙在监利朱河举行会议,将大部分武装力量交给了贺龙新组建的工农革命军。邓赤中则领导剩余的武装队伍,组成鄂中游击队,在沔阳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同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设在白庙的中共沔阳县委机关被破坏。邓赤中不顾个人安危,只身赴白庙了解情况,处置叛徒,不幸被叛徒所拘。随后被反革命分子用枪押到东荆河边,逼他投水自尽。他毫无畏惧,坦然地对敌人说:“我死何足惜,但‘共产党’三个字你们要记得!”邓赤中牺牲时年仅24岁。

“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行。”为了缅怀邓赤中烈士,2005年元月,市委、市政府在烈士故里立起烈士纪念碑。2006年4月,民政部门联合新华村全体村民,将葬在新华村六组邓赤中家老台基自留地的遗骨转移,安葬在纪念碑下。

记者采访中,新华村百姓希望,能够完善纪念碑周边设施,让先烈的革命事迹更好地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文、图/记者 谢伯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xtitm4BMH2_cNUgG8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