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制村里通班车,群众出行更方便

2019-11-26     新甘肃客户端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严存义)今年以来,甘肃省各地和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大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力度。截至目前,金昌、酒泉、嘉峪关、武威、临夏、甘南、白银、平凉、庆阳9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已实现建制村100%通客车,全省15978个建制村中,已有15899个通客车,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51%。

  武威市凉州区城乡客运“微公交”。

  武威市凉州区采取“班线客车延伸+政府补贴运营”模式,对城区发往新华镇、九墩滩指挥部的农村客运班线进行优化,补助费用,延伸运行,轮流发车运行,解决了4个建制村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采取“城市公交+小客车接驳+政府补贴运营”模式,调整延伸城市公交运行线路与农村小客车接驳运行,补助费用,调度客车每天往返8个班次,解决了柏树镇群众出行难问题;采取“班线客车灵活运营+电话预约响应运营”模式,对人口密集的双城镇、黄羊镇投入镇区出租车作为补充运力;对距离主干道小于2公里居住分散的行政村,设置“电话预约客车公示牌”,公布车号、驾驶员姓名及联系电话,让群众能够“电话约车”;对偏僻线路,鼓励开通运行隔日班、周末班,满足群众差异化出行需求。

  平凉市把村村通客车纳入脱贫攻坚大局,强化资金支持,先后筹措资金9000多万元,购置286辆新能源公交车用于城乡班线运营;崆峒区政府投资700多万元,新建城乡公交候车厅;华亭市对从事城乡公交客运的新购客车按照购车款的35%予以财政补贴,推进城乡客运快速发展。

  通往成县店村镇卯堡村、张寨村的城乡公交。(图片由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成县结合城区规划,对城区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班线推行公交化运行;对道路条件良好的农村客运班线,开辟和延伸线路,增加发车班次;对不具备开通班线客车和公交客车的建制村,采取农村电话预约客车的方式,解决群众出行需要。

  广河县对建制村道路进行路肩硬化、增设错车道、增加安保设施等,为农村客运打下基础;科学规划农村客运站点和沿途停靠站,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建制村全覆盖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

  今年下半年,甘肃省道路运输局先后两次开展全省农村客运情况专项督查,总结经验,不断推进,确保在2020年底全省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wTmpW4BMH2_cNUgbr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