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内发现巨大"怪物头骨" 或为古代水牛(图)
2007年8月21日下午,记者驱车前往高邑县北陈庄村张先生家中,亲眼目睹了这个“怪物头颅”。
虽然发现此物时张先生和家人曾用铁锨铲过,但头骨整体仍保存比较完整,可以清晰地看到头骨盖和巨大的犄角,鼻骨和眼眶也清晰可见。经过测量,该头骨长达70厘米,高约30厘米,重达10余公斤。
据张先生介绍,头骨两侧的犄角没有断裂前足有一米长。此时该头骨外表呈深黄色,并带有树皮纹理,从犄角断裂处记者发现,其内部呈沙石状物,但究竟是否已经形成化石,却无人能说得清楚。此外,张先生还拿出一些已经从头骨上断裂的牙齿,从外表来看这些牙齿排列整齐,每颗大约七八厘米长,但并不尖锐。
专家分析可能为古代水牛
“我们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动物头骨,这是不是古代的生物化石啊?”采访中,这个奇怪的动物头颅让一些看热闹的村民也议论纷纷,大家都对这个“怪物”感到好奇不已。而人们对该头颅也做出各种猜测,但究竟是何生物却无人能说清楚。
就此,记者找到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教授安瑞勇。通过照片,安瑞勇对该动物头骨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后认为,从牙齿看,这应当是一种古代大型草食动物的头骨化石。由于长期蚀化,该动物头骨角柱的角质外鞘已经脱落,仅剩下骨质内柱,根据剩余角柱判断,它的两个角很大很长,且彼此水平横伸稍微向后弯曲,但并不同于现在的水牛头骨结构,因此很有可能是古代一种大型水牛的头骨。
安瑞勇表示,由于该动物头骨的牙齿已经脱落,无法从齿式上进行更加精准的判断,但从头骨整体形状看,这种大型水牛属于远古时期生物,该生物距今大概有一千万年以上的历史,甚至很可能是当代牛类的祖先。
我省很少发现古代牛类化石
安瑞勇教授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河北省一带的滹沱河河道内也曾发现过远古时期的生物化石,但这种大型水牛的遗骸并不多见。此次发现牛类头骨化石,对生物地理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这可以证明该地段古代时期植被非常丰富,水源较多,很可能属于沼泽地带。
此外,该头骨对研究古代牛类生物具有研究价值,因此建议将该化石送至文物部门进行详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