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日报》头版关注兰山“投资潜力”持续领跑全省

2019-10-23   兰山

《临沂日报》10月23日版面截图

阿里云创新中心落地、浙江云墨绿能石墨烯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中意木业机械科创中心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从2019年临沂市兰山区签约项目特点来看,越来越多的业内领军企业或全球产业巨头看好这一块投资宝地。

《人民日报》最新发布“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兰山区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13位,山东省上榜市辖区第1位。作为内陆城市,兰山区连续多年上榜,投资潜力远超一些省会和沿海城市,始终处于在第10名前后位置,且始终雄踞山东省首位。

投资潜力强,商贸物流功不可没。兰山拥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87处,2000余条线路辐射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物流成本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有中通、韵达等快递巨头大型区域自动化分拨中心。今年上半年,实现市场交易额1536亿元、物流总额3109亿元、电商交易额730亿元。

英国国家馆进驻临沂进口商品城(图片来源齐鲁网)

今年,兰山区准确把握商城空间优化、市场主体提升、产业协同联动、商城国际化发展“四大需求”,全力推动“中国物流科技城”创建。其中,临沂“商谷”新开工山东顺和国际智慧物流园、罗宾逊智慧云仓和阿帕云创中心、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等多个新业态项目,将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以济铁物流园、国际陆港为基础,兰山区正推进物流西迁,加快物流智能升级,未来将与青岛港、日照港合作联动,通过港口功能前置实现与沿海港口的“无缝对接”。

鲁南高铁24小时不间断施工

“升级智慧物流,我们同时也升级了方圆供应链服务,打造了全国首条‘您丢货我来陪’的物流诚信体系,这在全国物流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山东顺和集团董事长赵玉玺说。9月份,临沂和青岛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完善的产业链是吸引投资另一个“磁场”。 兰山是闻名全国的木业之都、水表之乡和全国重要的肉制品加工基地,智能机械、有色金属、绿色药业等产业基础较强。完善的产业配套,成熟的孵化平台,使兰山区成为山东省的创业型城市。

“从原料采集运输到成品集散,包括加工过程技术支撑等,这里有木业企业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要素。没有任何地方比这里更适合建厂发展。”这几天,山东格瑞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学全正在为新开工的项目忙碌。

近期兰山区集中开工的20个木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中,一个名为中欧木业中转中心的项目引起了刘学全的注意。这一项目建设后,将采用点对点无缝原料对接的新模式,有效解决木业企业难题,助推企业发展,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特色产业链条。

今年,兰山区推动现代商城、品质老城、产业西城、高铁商务城“四城同建”,通过“腾笼换鸟”为产业落地发展提升城市空间和环境容量。鲁南高铁临沂段将于11月26日开通运营。产业西城按照“人、产、城”融合的绿色理念布局“双核引领,轴带并展,蓝绿交融,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成“西工东贸中生活、南部物流北休闲”的总体布局。其中,18.94平方公里的木业产业园区,将建设企业邻里中心、木业大厦、科创中心、人才公寓,打造高产业关联度的一体化园区,实现木业产业协同发展。在《人民日报》发布的全国新型城镇化百强区榜中,兰山区列第32位,山东省第2位。

“大数据”支撑的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也营造了最佳的投资环境。兰山区以“数据跑”代替“企业跑”,通过顶层设计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共有、资料共用,新企业开办“一窗办”和重点项目建筑许可“两同步”模式,使重点项目建设开工手续办理时间由19个工作日压减为1个工作日。兰山区参照精准扶贫工作办法,成立项目推进服务小组,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

政务服务提速,还得益于兰山区“1+X”事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着眼厘清区镇事权,该区对核心发展事权进行全区统筹,主动下沉便民服务事权,对区镇共有事权进行细分明确,并按照“平台指令,众人响应”的机制督促责任主体各专其责,合力解难题、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