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9月20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余丽燕 实习记者哲婧)昨晚(19日),杭州一名网约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突发疾病晕倒,乘客跳车自救,并和路人一起将车逼停,然后向附近的医院求救。
据了解,这名司机姓赖,开网约车有4年的时间了,目前还在医院进行治疗。
《【蓝媒视频】生死时速!网约车司机昏迷乘客跳车求救》
连续驾驶超过10小时
司机疲劳驾驶状况让人堪忧
虽然昨晚是突发事件,但也引发了大家对于网约车司机健康状况的关注。特别是长时间驾驶车辆造成的疲劳驾驶。
今天上午,本端记者从赖先生所在的网约车平台了解到,事发当天,赖先生当天服务总时长为7小时10分钟,中途因平台防疲劳驾驶策略生效,还被强制休息了20分钟。
“按照平台的防疲劳驾驶策略规定,服务时长每满4小时强制休息20分钟,累计计费时长达到10小时,下线休息6小时。”网约车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今天采访了多个平台的网约车司机,发现各个网约车平台都有安排司机定期体检,还有防疲劳策略,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并不理想。
张师傅是某网约车平台的签约司机,开了三年的网约车。他告诉记者,平台每年会安排司机做一次体检。而每天服务时长达到8小时后平台就会提醒司机下线休息,但并不强制。
“8小时就休息的话,我们就没有钱赚啊!”张师傅说,按每天8小时服务时长来算的话,他每月只能拿到3000块钱,超过10小时的话可以有5000元,12小时以上,可以达到8000元,“为了多赚钱,大多数司机每天的服务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了。”
而这个服务时长,并不包括司机跑空车的时间,也就是说即使按8小时的服务时长计算,每位司机每天驾驶车辆的时间仍是超过10小时的。
李师傅和出事的赖先生是同一个网约车平台的司机。他告诉记者,虽然时长达10小时平台会强制下线休息,不能接单,但是他可以从其他的网约车平台接单。这样一来,所谓的防疲劳驾驶策略就形同虚设了。
对此,平台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司机在高温、通风不足的环境下,不注意休息更容易突发疾病,所以在已有的防疲劳驾驶策略之外,已在制作教育课程要求司机学习,提醒司机关注自身健康、合理规划作息时间。
如遇突发状况乘客如何自救?
专家这样说
在昨晚的突发事件中,除了司机还有一个大家关注的焦点,就是乘客如何自救。
昨晚的乘客选择了跳车,但这样的方式并不是最理想的,还隐藏着更大的安全隐患,例如车速过快、车流量大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知名汽车技师宫孟辉表示,其实车上的乘客可以对车辆进行一些紧急制动的措施,“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抓住方向盘稳定车辆的行驶方向,拉手刹或者把车子的档位推到空档(N档),让车辆慢慢的停下。”
突发心脏猝死
一分钟内是黄金救援时间
据了解,昨晚赖先生是突发心脏猝死。当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赖先生呼吸心跳已经没了。但大家没有放弃,立即将他抬上担架,一名护士跪在上面,奋力地做着心肺复苏,争分夺秒往抢救室里送。
从短视频里可以看得出,当时情况非常惊险。医护人员跪在病人身上持续作胸口急救按压,这场景就是在和死神赛跑。因为抢救及时,病人的心跳回来了!
据了解,昨晚推着急救病床,跑到抢救室也就一分多钟。这一分多钟是生与死的距离!
研究发现,在一分钟内进行心脏复苏,救活概率为90%,2分钟内为60%;如果超过10分钟几乎为0......正是乘客和白衣天使们的紧急处置和不懈努力,让赖师傅有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