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义乌人民又出“神预测”了:
大家还真别不当回事,早在2016年,一家橡胶厂就根据竞选人订单数量成功预言了美国大选。
而这些神预言的诞生地,其实都来自浙江省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金华。
关于金华,如果你只知道“火腿,横店,义乌”,那就太out了。
它的title其实有很多: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40强,中国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中国排名前十的宜居城市。
在金华资深媒体人张宏、苗青的新书《金华有意思》中,金华是个十分有意思的城市:金华烧饼的祖师爷是程咬金;当地有“鬼市”和“叫魂”;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也在金华……
金华还有哪些有意思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01
金华古称婺州,下辖八个县,故亦称八婺。城中有条河,叫婺江;本地老百姓最爱唱的戏叫婺剧,流行于金、丽、温、衢及杭州等地。
城市地图上最醒目的三江口处,建造了别致气派的一座大剧院,竖着“中国婺剧院”五个大字,是厉害的国字号。阿郎(金华话“我们”)理所当然都是“婺”的传人。
然而,“金华银”在《新华字典》面前深感挫折。这本号称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字典,一点面子都不给——
“婺”字条目里,居然没有把阿郎婺土婺民放进去,金华与“婺”的关系,字典里一丝一毫的解读都没有,撇得干干净净。有人往出版社去函反映,似乎也无济于事。
八婺子民好憋屈。
02
自古以来,金华火腿就是金华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以前去外地开会出差,甚至到港澳台或东南亚一带,别人不了解金华这座城市,但只要一说金华火腿,外地人一般都会顿作恍然大悟状,忙不迭地说:“知道了,知道了。”
当然,现在外地人仍有不知道金华的,“金华银”也可以与时俱进地换一张名片:“义乌晓得不,义乌就是阿郎金华的一个县。”低调中蕴含张扬,这一招很管用,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义乌。
如果遇上个别不食人间烟火又不解风情的文艺青年偏偏不晓得金华火腿,也不晓得义乌,“金华银”还有一招:“你喜欢旅游、看电影,横店影视城知道,是阿郎金华下面县里的一个镇上搞出来的。”双管齐下,火力倍增,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
03
“金华银”说“挨打”是“吃柴”。中小学生如果沉迷网络游戏,家长肯定给他“吃柴”。
一家互联网公司,干脆给自己取名“5173”,意思是“我要吃柴”。
在金华,你会听到有关“5173”的段子,说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没去欧美长过见识,甚至没读过什么书,整天游荡在网吧打游戏。
但是在打网络游戏的过程中,他从别人那里买装备受了骗,便自己开了家小公司,专门给那些像他一样需要交易游戏装备的玩家提供平台。
小伙子手头没什么钱,开公司时去找朋友借二十万。朋友的老婆不同意,说钱给了他基本上就是打水漂,连声响儿都落不着。孰料几年之后,这家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七十亿,这个女人拍着大腿后悔不迭。
这段子现在流传的版本基本都被加工好多道了。
但是,说“5173”歪打正着也好,说小伙子眼光敏锐也罢,公司确实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装备交易平台。
04
金华的政府部门搞了个便民服务中心,以88900000“拨拨就灵,灵灵灵灵”为专门热线号码,为市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也即“金华人的生活秘书”,老百姓感觉方便不少。
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发现有效诉求最多的居然是请求挪移乱占位置及乱停之车,约占来电的百分之五左右。
便民服务中心88900000热线还有一大功能是接受投诉。政府要求,被投诉单位须及时解决投诉问题,或解释回应问题,结果必须反馈给便民服务中心,叫作“件件有着落”。
有一次,一座寺庙与一个单位因工作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寺庙方找了几次,对方单位皆因有事未能及时回应。
寺庙住持一个热线电话打到88900000,当天下午,对方单位即派人上门前来沟通,双方愉快地解决了问题。当然,这个结果也要反馈给88900000。
单位里人说,这和尚,还挺懂政务。
05
不用参加高考就能读大学,做梦吧?
不,不是做梦。全国唯一的大学直升班就在金华二中,而且已经办了十多届。
直升班面向全省招生,每年参加直升班入学考试的学生达到三四千人,但是直升班的入学名额只有五十个,录取比例超过601,火热程度堪比“国考”。
金华二中直升班自2000年开始招生,报考火爆程度就从未下降。直升班毕业生可以直升浙江师范大学。
“金华二中”这个名字,金华人叫习惯了,实际上,它现在的正规名字叫“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然后后边加个括号,里面写金华二中,为浙江省教育厅直管的两所中学之一。
06
1993年,金华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金华小姐”选美比赛。
企业赞助,媒体主导,算得上是半官方了。
选美是个新鲜事物,市民众说纷纭,有支持的,也有不屑的,众人满怀期待地看热闹。
由于没有经验,既没有对选手进行封闭培训,又怕被说有黑幕,没有排练,决赛直接就上电视直播了。上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叶惠贤担任决赛主持。但是,准备不充分的后果显现出来了,姑娘们回答问题环节表现不佳,有时,被问看似极简单的问题也卡壳。
这下被不屑者逮着了口实:“选手有相貌没文化,水平不高,不能代表金华。”
一些全国性媒体也纷纷跟踪报道。
倒是叶惠贤见多识广,认为这些才十七八岁,最大二十来岁的姑娘表现得很好,他把“金华小姐”前三名带到上海电视台,专门做了一期节目,以示鼓励。
这三位姑娘原本被舆论压得有点抬不起头,做完上海电视台节目后,她们大受鼓舞,信心倍增。冠军去读了传媒学校,成了一家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亚军下海,组建时装模特队,干得风生水起;季军从军,后就读解放军艺术学院,成了军营、警营歌手,都走了文艺道路。
07
金华有“鬼市”。
所谓“鬼市”,即夜间集市,过去至晓而散。如清朝末年,北京“鬼市”极盛,一些皇室贵族的纨绔子弟,将家藏古玩珍宝偷出换钱;一些鸡鸣狗盗之徒也将从古墓中盗来之物趁天黑卖出,古玩行家经常捡漏买些便宜货。
现在“鬼市”当然不许搞违法之事,而且也不必日出前散市。
金华古子城八咏路一带,有古玩市场。每个周日凌晨,天尚未亮,八咏楼下狭窄悠长的八咏路就已经熙熙攘攘,热闹劲一直延续到下午。
古玩市场买卖双方就是“两多一少”:互相探讨研究的多,讨价还价的多,真正下手的少。卖方也不着急,只要有好东西,“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本地以及附近县市藏友常来此捡漏,来迟了,好东西就被别人捡走了。强光手电、放大镜甚至显微镜都是必备品。真正有眼力的,只要运气好,还是能在“鬼市”上淘到宝贝的。
08
过去只听说政府执法部门有“鉴黄师”这一职位,没想到,网络公司也有类似的岗位了。
金华有全国最早的直播互动网络平台,所以“直播内容审核员”队伍庞大,大家开玩笑称他们就是“鉴黄师”。
公安部门招聘“鉴黄师”的硬门槛是已婚(且多为女性),但在互联网直播平台公司,是否已婚不是筛选内容审核员的硬性条件。直播平台的审核员团队中大部分成员都在20—30岁的年龄区间,大多未婚,且以男性为主。
目前,这些团队还是长期处于缺人状态。而内容审核员流失率居高不下,这几乎是直播平台的共同问题。
对于这个职业,审核员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很枯燥,有点寂寞,需要很多的责任感。只要你敢秀都可以当主播,却不是谁都能当审核员的。
“偶尔会被朋友调侃,让我‘小短片发一条看看’。”有位审核员忍不住说,“我看到网上有些报道说‘鉴黄师’在工作中会出现生理反应,我只能说他选错了行业。我们的工作说白了就像每部小黄片儿你总是只能看个开头,能有什么乐趣?”
09
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
兰溪诸葛八卦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如何开发诸葛八卦村的旅游,对诸葛亮的后裔来说,仿佛经历了“请臭皮匠帮帮诸葛亮”的心路历程。
之所以称作八卦村,是由于村子的建筑格局是按八卦图样式布列的。以村内的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村外的八座小山,形成环抱之势,构成外八卦。而半边有水、半边为陆的钟池,犹如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
值得一提的是,村内的房屋分布沿八条小巷,虽然历经几百年的岁月,房子越盖越多,但是九宫八卦的总体布局却一直未变。
村民们说,起初,他们对于村子发展旅游并不看好。20世纪90年代,请专家学者来村里做课题研究,呼吁保护古村落和开发旅游业,村民们议论纷纷:“我们这种老村子能搞旅游?”“人家能对咱们的牛棚感兴趣?”
“臭皮匠”的旅游开发思路被采用后,诸葛亮后裔以保护为核心,以原汁原味特色为基础,果然使诸葛八卦村名扬海内外,游客如织,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段子均出自“浙江有意思”系列丛书之《金华有意思》,金华资深媒体人张宏、苗青用充满机趣的数百个段子,记录了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土人情、城市特质、人文性格等。
在这本书里,你既能读到金华火腿等味蕾美食,也能读到《色戒》原型郑苹如、著名诗人艾青等金华名人轶事,还有堪比旅游指南的人文景点介绍。
读完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这座城市被朱元璋称为“浙江之心”,因为这是一座太有烟火气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