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密集公布2020招生章程,不细看今年高考要吃大亏

2020-06-09   理想众望

原标题:多所高校密集公布2020招生章程,不细看今年高考要吃大亏

进入6月,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部分高校已经陆续公布了2020年招生章程。如果说填报志愿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那么招生章程就是考生了解高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只有认真研读并且读懂招生章程,理解录取规则,才能扬长避短,更合理、更精准地填报高考志愿。

那么,高校的招生章程应该怎么看,要去哪里看呢?今天就来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招生章程应该怎么看?

1

看高校情况

院校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证书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字样等。

2

录取原则

在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时,除了要看学校的性质层次、办学类型、收费标准等情况外,还要格外认真阅读录取原则。录取原则中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如调档比例、退档情况、加分政策、单科成绩要求、专业级差、身体受限、外语语种、专业报考等具体要求。

3

院校的调档比例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院校的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具体调档比例,不同高校的规定可能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少数考生可能会因为总分没有优势、身体条件或单科成绩达不到专业要求或是不服从专业调剂等原因而被退档。因此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前,应注意查看目标高校的调档与退档的规定说明,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项。

4

专业录取规则

要了解高校在确定进档考生的专业时,所采用的办法是分数清、专业清还是专业级差。“分数清”是指将所有进档考生分科类按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专业清”是高校是录取时遵循“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先将所有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分别排名,在每个专业列队中依分数高低依次录取,未被录取的再看其第二专业志愿,以此类推。“专业级差”是指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在录取时存在级差分,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后参与第二志愿专业排序。专业级差分一般在3—5分之间。

5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要依据两条线,即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在文化、专业都上线的情况下,不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可能不一样:有的文化、专业在排序总分中各占50%;有的文化和专业四六开或三七开;有的只按专业成绩排序;有的只按文化成绩排序;有的省外高校需要校考成绩,有的高校承认省统考成绩等等。所以艺术类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看清院校招生章程,慎重填报志愿。

6

看加分政策

要注意看清目标高校在确定进档考生的专业时,是否认可考生的优惠加分:有些高校投档认可,而专业录取时不认可;有些高校投档认可,专业录取时也认可。如某大学招生章程里明确定“提前批录取的非通用语种考生,按投档分提档,按实考分录取专业”,意思就是投档认可加分,但专业录取时不认可。

7

身高、性别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高校部分专业因学习与就业需要,会对身高与性别等有特殊要求。比如一些与军事、国防、公共安全等相关的特殊专业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比例,甚至规定只招男生。这些特殊要求可千万不能忽视,不满足条件就避免填报。

8

单科成绩要求、外语要求

高校许多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规定原则上须达到及格水平或达到某一分数标准。比如有些院校的外语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考生英语成绩有特殊要求,有些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考生语文成绩有特殊要求,有些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对考生的数学成绩有具体要求等等。

9

体检、政审、年龄、应届等特殊要求

提前批(包括本科、专科)录取的学校,相当一部分在体检、政审、年龄、应届与否等方面有特殊要求,考生们一定要仔细查阅、对照,确定报考与否;同时做好相应检查、测试准备。

抓紧距离高考最后一个月的时间,认准目标,迎难而上。可以配合《高考必刷卷 押题卷》冲刺考试,这里面的题由名师联席,锁定高考,网式押题,凸显考情变化。

招生章程何处寻?

招生章程作为高校向社会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公示。根据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本校招生章程上传至“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经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示。此外,考生还可以从本省招办下发的材料中查看招生章程,或登录各高校的官方网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