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的未来已来,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2020-07-08   Chicology

原标题:时装的未来已来,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本文首发于Chicology公众号,欢迎关注我们。

由Mark Colle设计的2013年秋冬Dior高级定制秀场,那是Raf Simons到Dior的第一场秀,满墙鲜花

高级定制周还是如约而至,时尚正在为我们传达某种正面的信心,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好看的衣服依然会准时来到身边,用任何方式。

回顾人类历史上大劫难的那几年:

Dior在二战期间短暂关店,之后为了节省面料成本,Dior开始制作只有人体1/3大小的迷你衣服,用于展示,这也是今年Dior小电影的一个历史渊源。

Coco Chanel在她的国家最需要她的时候,迅速关门、遣散员工,自己一个人跑到美国躲着。这件事情让二战之后回到巴黎的Coco小姐,一度遭到抵制,也成为品牌历史上最不愿意被提起的污点。

时尚之美到底能不能够鼓舞士气不得而知,但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时尚产业的存在事实上会为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而作为消费品的时装,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也可以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只要还在活跃,就能拯救一条产业链上上下下的人。这可能是时尚这个产业,在人类陷入困境时候,对这个社会最真实有效的贡献。

2000年Chanel的高级定制秀

所以,无论如何,看到高级定制系列按时发布,心里还是高兴的,不管任何一种形式,起码这个产业没有死掉,在这个产业里工作的人都还有饭吃,这当中包括你和我和他。

让高级定制走上街头,搭配牛仔裤,曾经都是创举

这次的高定没有秀场没有T台,有的品牌甚至没有衣服,大家一律变成线上发布。单纯的图片发布是不够的,于是很多品牌选择在同一时间推出相应的视频,让大家更加了解衣服动态时候的样子。在视频中,也更好地传达了设计理念等等一系列东西。研究生时候学习和研究所谓的fashion film,但毕业没多久,感觉这并不是一个趋势。转眼7年过去,如果今后所有东西都转战线上,貌似fashion film还真的就是未来。但是,高级定制本身的意义,是为客人量体裁衣,鞍前马后的周到服务。如果一切也都转战线上,高级定制的价值感又剩下多少呢?未来已来,这次发布之后,大家可能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实体秀场存在的意义了。

1987年Christian Lacroix的高级定制秀场

以下三个品牌发布,也算是各有各特点了。

Dior

2020 Fall Couture

Dior这次高级定制的发布,声势不小。品牌还为各个媒体朋友发布了正式的纸质邀请函,创意总监Maria Grazia Chiuri通过Zoom在线上跟所有人见面。跟所有人说了短片拍摄的概念,这一季设计背后的故事,表述的似乎比做一场秀还要清楚。

一条长达14分钟的短片,伴随整个系列一起发布。

短片中,Dior高级定制工作坊的员工,在小人台上制作精美的衣服,一系列华丽的镜头,希望告诉观看者,即使是迷你版的高定,我们依然费尽心思。前面也说过了,制作小样本的方式,Dior在二战之后、物资紧缺的时代就已经用过。直到这里,还能够被理解,之后短片中的一系列操作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这条短片由意大利导演Matteo Garrone指导,他是Maria的好朋友,片子整个基调是超现实主义的。

制作好的迷你样板小衣服,被两个门童一样的男孩子装在迷你时装屋里,像抬轿子一样抬到天涯海角,给各种女神、女人、女雕塑挑选。门童们翻山越岭,找到这些似人非人的女性,为几乎全裸的她们量体。这些女性对Dior的时装,都露出了无比渴望和崇拜的眼神,即使帅哥放在面前也都看不到了。

可以了解品牌为什么这么拍摄,为了告诉大家,即使是美人鱼都对Dior趋之若鹜,没有Dior宁愿不穿衣服。但,方式是不是有点极端了?那些在河边玩耍的女孩子们的眼神,是不是有点太过于露骨了?行为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而且不管设定如何,展现时装的美,应该是第一要务。但一个从巨大白色蜗牛壳里钻出来的、只有上半身的美女,真的适合穿一条拖地长裙吗?穿上衣服之后,这些生活在丛林里的精灵,除了跟男朋友玩追逐的游戏以外,似乎没有任何变化,那请问有什么意义?

所以,如果真的想用小电影的方式来表现一整个系列,请多少考虑价值观的问题。因为一个视频超过一定时常之后,能够传达的东西是很丰富的。像是Dior这么简单粗暴的内容,大可缩减到4分钟之内,还更加方便新媒体的传播呢。

Chanel

2020 Fall Couture

Chanel也有短片,但是短片要简单很多,只有一分多钟。形式也比较传统,几个熟面孔模特在一个光影空间中,扭扭腰跳跳舞。还是想跟Dior说,Chanel这种方式看起来又省钱还清楚明白。

全系列则以照片的方式发布,由摄影师Mikael Jansson 拍摄,系列发布之后Chanel还将为所有高定客户,寄送更加多细节照片的产品手册。

这次的灵感缪斯还是选择了Karl Lagerfeld生前最喜欢的Diane de Beauvau-Craon,一个来自古老传统家族的朋克叛逆少女。

Virginie Viard说,用这样的方式展示,她尝试了更多可能在实体秀场不会尝试的东西。虽然话是这样说,但谁不怀念在巴黎大皇宫里天马行空的Chanel。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次Chanel高级定制只发布了30个Look,这应该是近20年甚至是30年来数量最少的一个系列。单纯是2020春夏的高级定制,也有整整62个Look,这一季直接缩水一半。发布数量的减少,充分说明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

遥想上个世纪90年代,Chanel高级成衣的秀分分钟都有超过150个Look同时发布。只有30个Look的Chanel高级定制,看得人实在焦心,那个华丽铺张的年代,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重现?未来的艰难,用这30个Look就能充分说明了。

Schiaparelli

比Chanel只有30个Look更加夸张的是Schiaparelli,因为Schiaparelli甚至没有将实体的衣服做出来。

品牌只是展示了一段视频,Daniel Roseberry独自一人戴着口罩,拿着自己画画的工具,坐在纽约的公园里,在与Schiaparelli的神交中绘制了新一季高级定制的草图。

2019年4月,在Thom Browne 做了10年的Daniel Roseberry,被任命为Schiaparelli的创意总监。今年1月份,在新一季的时装系列发布之后,他从巴黎回到洛杉矶,然后就碰上了疫情,整个加州封城。待到加州解封,他来到纽约,纽约疫情大爆发。所以直到现在,Daniel Roseberry已经滞留纽约好几个月了。这意味着,他已经有几个月没有见到品牌的同事们了。

任何一个高级定制系列,都不可能在相互隔离的状态下完成。跟Chanel和Dior这种传统的法国时装屋不一样,现在更多的时尚品牌是全球性的。比如Schiaparelli,品牌本身属于意大利集团,设计工作室和发布都在巴黎,然后创意总监是一个美国人。这样跨国型时装屋,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格外艰难。原来我们觉得世界很小,今天在上海晚上就能到巴黎,但疫情让世界再一次变得很大。所以无止境的全球化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Schiaparelli这次虽然只有一个短视频,外加一堆的时装草图,倒是让我们隐约看到了时装原本的模样:时装的设计是关于结构的,而不是T恤上的印花;时装的设计是关于比例的,而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oversize;时装设计是关于廓形的,而不单单只有风格。

在困难的时候,也许才是思考事物本质的好时光。



text :卢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图片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擅转至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