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临,树叶纷纷掉落,留下满地金黄。秋风一至,脱发、断发、分叉、头屑增多等问题全都来了,很多朋友觉得仿佛自己的头发也随着树叶一起飘落了。
这其实不是错觉。一年四季中,秋季确实是脱发相对容易发生的的季节:
经过一个夏天紫外线的暴晒及高温的影响,毛囊和头发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
秋季气温骤然下降,空气相对比较干燥,头发缺乏水分,营养不足或严重受损的毛囊会萎缩,长出细小头发或不长头发,造成头发越来越少。
大部分感觉自己“脱发加重”的朋友,还是以生理性脱发为主。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时间(2-3个月)持续掉发,且每天超过一百根,就需要及时就医,了解脱发的真正原因。
据统计,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加入防脱大军了。
相关阅读
双11这款产品竟然成爆品,浙江还是前三!
医生看不下去了……
每天有2.5亿中国人在为脱发而烦恼。
那么怎么才算脱发?预防脱发又有哪些小妙招呢?
你是不是真的脱发? //
掉头发,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表现。
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约3年)、退行期(约3周)和休止期(约3月),其中80%左右的毛发处于生长期。各部位毛发并非同时或按季节生长或脱落,而是在不同时间分散地脱落和再生。
正常人有10万根左右的头发,每日正常脱落约50~100根头发,同时也有等量的头发再生,维持着微妙的动态平衡。
实际生活中,有一个简单的拉发测试,可以帮助粗略自查脱发情况。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头发根部轻轻捏住一缕头发(约40~60根),顺着头发轻拉。如果只有1~2根头发脱落,不用担心;如果能捋掉3根及以上,要小心脱发问题;如果一次捋掉超过5根,说明可能有脱发问题,需要看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刚洗头之后做拉发试验不准确,至少在洗头后1天做。
除了这种我们熟知的脱发原因以外,一些其它原因导致的脱发,如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其实对这些脱发的过程是没有感觉的。这个过程就是慢慢地,头发由粗变细,然后变软,变得弯弯曲曲,之后就没有了,像毳毛一样。
所以,上面的简单测试仅能作为一个小参考,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是病理性脱发,还是要去医院脱发专科门诊或皮肤科就诊。
女性脱发比男性多? //
动图来自SOOGIF
这真的是一个错觉!
除了女性头发较长,使得单根或同样根数的头发目标更明显以外,产后脱发也是造成这种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黑长直”的妈妈因为发现自己产后头发掉落得明显比以前多而陷入莫名的恐慌。其实,这基本都是产后正常的休止期脱发:孕期雌激素增加使毛囊生长期延长、进入休止期的时间推迟。所以产后脱发是一个普遍而正常的现象。通常产后 4 个月时,掉发量会达到最高峰。一般产后 1 年左右,头发的数量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所以各位妈妈们还是要少些焦虑,注意头发清洁,多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过分节食或者减肥引起营养失衡包括缺铁、锌、维生素、蛋白质等可能会引起脱发,这些脱发多发生于节食2-4个月后。过分追求“瘦”,真的得不偿失。
常见的脱发有哪些?//
1.雄激素性脱发
我们常说的“M型”“马蹄形”“地中海”脱发都是此类型的脱发,也是男士最常见的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病如其名,究其原因——一种威力强大的睾酮分解物是决定性因素:二氢睾酮(DHT)。它会使毛囊退化,头发生长期缩短,毛发变细变软,提前进入休止期而脱落。而头顶部毛囊的二氢睾酮受体敏感性更强,头枕部的较弱,这也解释了雄激素性脱发为什么会有“M型”“马蹄形”“地中海”等标志性特征。
男性雄激素性脱发会从发际线开始,前额两侧的头发渐渐变细变稀,向头顶退去,发际线的升高,头顶头发逐渐褪去直至荒芜,形成永久性脱发。对于女性,这类的脱发多从头顶慢慢变稀疏,不会有发际线升高的苦恼。
2.斑秃
斑秃的出现总是很突然,没有规律,所以被很多人称为“鬼剃头”。这主要与遗传和自身免疫有关。
3.休止期脱发
各种刺激因素使处于休止期的毛囊数量增加,导致后面一段时间脱发量增多,这便是休止期脱发。其中,产后脱发是休止期脱发的一种典型情况。
4.病理性脱发
毛囊受到某些药物或毒性物质打击,会造成快速脱发。一部分人脱发可能与一些疾病相关,比如黏蛋白增多症和一些发生在头部的罕见疾病。它也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一个表现,比如红斑狼疮患者也可能出现脱发。
如何保持头发健康的秘诀//
饮食丰富营养平衡:
提倡食物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选择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食物。
坚持锻炼放松心情
规律的运动是消除紧张、调节情绪的最好办法之一,有利于头发的健康生长。
头发避免阳光曝晒
过度日晒可使头发干枯发黄,春夏季外出要打伞戴帽,防止紫外线对头皮的损害。
正确选择使用梳子
选择防静电材质的梳子,从额头发际梳到颈后的发根,适当用力,以有微热感为佳。
远离不靠谱的生发方式
不要认为头发都已经掉了一大片单靠擦生姜就能长得茂盛如初。不要认为换了生发梳就能换来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脱发这种病因复杂的病得采用科学疗法来治,偏方还是少用为妙。
早发现早治疗
特别是雄激素性脱发,在毛囊萎缩早期就开始治疗,自然效果比“荒芜”之后相对简单,效果更好。由于脱发是慢性疾病,及时复诊、遵从医嘱很重要。
供稿 / 杭州市三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