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进口粮,荒着自家地?这才是现在农民撂荒的原因

2019-12-13     锄禾园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个巨大成就。这离不开每年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们。不过,近些年的餐桌上,从米面到肉食,很多时候都能见到外国粮食的身影,并且进口量越来越多,占比也越来越大,不免让人有了一种对粮食安全的紧迫感。万一哪天外国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进口,或者不给我们进口了,可咋办?

其实这种忧虑也不是凭空而来,我国山多,耕地少是现实。种庄稼的地本来就不多,尤其是南方多山,想整齐划一实现大型机械化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种粮食挣到的钱远远要比进城务工挣到的少太多,所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虽然老人们热爱土地,可他们对种地是越来越力不从心,渐渐农村的荒地多了起来。

有网友表示:农民的主业就是种地,他们却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工上,从而让自家的地撂荒长草,是不对的。其实农民也是热爱土地的,并且也有苦衷。有农民讲:归根到底是农资涨上天,农产不值钱.种了一年地,赔了功夫还搭钱。

也有农民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我们家一家三口人,父母和我,村里每人1.1亩地,一年收两季,小麦收成好时600-700斤,玉米800多斤,平均一斤下来大概在1.1-1.2元,这样一年满打满算也就2000元!三亩地就是6000,但是犁地、播种、机收、化肥,一圈下来,一年至少要640元每亩,三亩地2000元。一家三口种地一年净利润4000元,这还不算农药、种子,还有雇人的费用。相对于在城市打工,一天挣一百,一个月3000元,不是很难吧?一个一年4000元,一个每月挣3000元,若是您您咋选呢?


还有些农民吃买来的粮,撂荒自家的地,现在农村人不愿种地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无所适从。种地,老人身体已经不允许,召回城里打工的年轻人,他们一则经验不足,二则挣到的钱根本不够家用的。一般讲,一亩地一年下来也就2000块钱的收益,搞得不好的,甚至还会亏到。现在丰产而不丰收在农村出现的实在太多了。再有粮价一直很稳定,但是农业生产资料却每年都在涨价。

农村的年轻人渐渐开始走向了城市,工作久了的农民适应了城市生活,都不愿意回去了。毕竟城里挣钱虽然也累,但是挣的比种地多多了。其实粮价一直没有大涨,保持了稳定,也有一定的原因。

我们也不能把埋怨都发到农民身上,农民也有选择是否种地的权利,没有必须种地的义务。谁都想过好日子,现在是经济社会,哪里能挣钱,哪里挣钱多,人们就去哪干,这也是一种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于农村撂荒土地有所增加,您怎么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IZ2AW8BMH2_cNUgmx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