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典型的指数行情。
盘中沪指一度突破3000点,但市场资金可以说毫无反应。
在很多人看来,近期指数的走强,主要是靠银行、证券、保险、白马等权重股的拉升,市场本身并没有放量,盘面赚钱效应也会没有回暖。
一边是指数的火热,持续不断的外资买盘;一边是情绪的冰点,各题材、强势股杀跌。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被支配的大盘”。
近期的市场确实有被支配的感觉,但是,我必须要指出来,今天金融股的异动,并非是没有道理的。
央行开展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从3.3%下调至3.25%。
我解读一下今天上午的这则消息。
这是个超预期的利好。虽然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释放更宽松的货币环境,但央行是没有动作的。
这则消息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空间打开。代表的是国内有望进一步释放更宽松的政策预期,说白了,就是降息的概率更高了。
另外,再说一个事。
外资最近为什么会这么猛?很多人认为,因为11月MSCI要扩容,外资提前加仓MSCI的标的。
这个理解是片面的。
MSCI扩容我们经历过很多次了,外资从来没有像近期的买入力度一样大肆扫货。这里面的逻辑,我认为在于两点。
1.美联储降息。
2.人民币升值。
很简单的套利模型,假设,我作为华尔街的投资者,降息意味着我资金的使用率提高,提高股票配置的仓位是合理的选择,这一点,美股的新高可以印证。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判断人民币即将升值,我如果拿钱去A股买入股票。我即使在A股不赚钱,是不是也可以获得汇率变化带给我的收益?
看看下午的离岸人民币表现,要回到6时代了。
==============
看懂了这两点,就不难理解今天的行情了。
国内做题材多是游资和散户,对宏观的敏感度不高,滞后于指数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