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婴幼儿患者,仅仅才几个月大!
这让家里有儿童和孕妇的家长们好是担惊受怕,针对易感人群我们该
如何安全防控?
好好看下这篇干货
就算在疫情笼罩下,我们依然可以很好的保护好我们的家人。
家长最纠结的几个问题
01
疫情期间,孩子发烧了怎么办?
平静状态下,超过37.3℃视为发热。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如果孩子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且出现了发热,就应该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如果确诊,孩子会被转往定点医院进行专科救治。
1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者是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2发热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者居住史;
3有聚集性发病和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的流行病学的关联史。
如果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孩子发热后可以正常到当地儿童医院正常就诊。
PS:带孩子就诊时,除了加强个人防护,一定要如实向医生提供病史,千万不要隐瞒,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快更准确的诊治。
02
疫情期间,孩子能外出玩吗?
不外出,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如果孩子在家实在呆不住,外出一定要去空旷、通风、人少的区间活动。 带孩子去小区公共场所玩,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的看护。
孩子的手愿意到处去摸、去碰,碰到之后还喜欢在自己的眼睛、嘴或者脸上摸,甚至有一些小宝宝愿意用自己的嘴舔一些东西,碰到这种情况一是要看住,二是要及时制止。
家长可随身携带酒精浓度约75%的消毒产品,回家后要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注意手卫生。
03
在家需要消毒吗?如何消毒
?
如果没有外出过,家里也没有病人,一般不需要消毒。
从外面回来,洗手很重要,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家长从外回家,除了要洗手,身上的衣服也不要让儿童接触,因为病毒也有可能通过接触传播。
如果家里有感染病人的话,一定要让病人戴好口罩。消毒也比较简单,用酒精和含氯的消毒液都可以杀灭病毒。
过氧乙酸消毒液、含氯的消毒液(84 消毒液)
都是比较常见的有效消毒液。
名称听起来很复杂,没关系,某宝随便一搜,就能给你很多选择。不仅价格实惠,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这两种消毒液可以用来擦拭家具、也可以喷洒在地面或者是用来拖地(按说明书稀释配比使用)。
04
孩子可以戴成人口罩吗?
不可以! 一定要购买适合孩子的儿童专用一次性口罩,千万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
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
,主要是以被动防护为主,靠父母、家人、看护人的防护间接保护孩子。这就要求看护人要戴好口罩,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这种行为都不要做。
给宝宝买防病口罩,认准这 3 点
一次性口罩要买医用外科口罩,认准包装上的 YY 标准(就是医用标准)和药械生产许可。每隔 2 小时左右或口罩被呼出的热气打湿了,最好就换掉戴新的;
N95 口罩容易憋闷,不适合小宝宝戴,大孩子也要戴 2 小时左右就摘下来休息一会儿;
保证口罩贴合。大人型号的口罩不适合直接给孩子戴。挑选时要买可以调节绳长的口罩,或者儿童型号的专用口罩。
除了选好口罩以外,戴好口罩也很重要。
一定要贴紧面部,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让空气从口罩正面过滤进来,而不是从侧面进来,不然会失去防护的作用。
05
孩子的疫苗还要按时接种吗?
现在这种疫情之下,如果孩子要进行疫苗接种,专家建议单独预约,
分散接种。
对于特殊情况导致接种延迟,其实只要及时补种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特别是对于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短时间或暂时的中断,不会影响已接种的疫苗效果。家长只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补种疫苗即可。
但有一些疫苗是不能延迟接种的,如狂犬病疫苗。五联疫苗和麻疹疫苗也有严格的月龄限制。
此外,现在正是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和麻疹等,如果这类疫苗无法及时接种,家长应该减少孩子的外出降低感染的风险。
06
有慢性病的孩子需要按时复诊吗?
一定不要擅自中断复诊。
最好和孩子的主治医生沟通,由主治医生对孩子的病情进行判断,再决定复诊的时间。 还能通过线上的方式,让主治医师对孩子的疾病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孩子的治疗情况进行判断,同时保证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家长也可以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就近完成线下的检查项目,再通过线上传给主治医生,让主治医生指导下一步治疗。 但是孩子的病情如果出现变化或恶化,一定要及时就诊。
07如何增加孩子的抵抗力?吃益生菌、乳铁蛋白和维生素 C 有用吗?
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力。在营养不好的情况下儿童容易受感染,但不是说吃了某样东西就能预防感染。
单单吃益生菌、维生素 C 之类的东西也是没有用的,应该重点强调饮食均衡,荤素搭配、水果蔬菜牛奶鸡蛋都吃,一般不会造成营养缺乏。
如果有偏食或胃口不好,可以适当补充一点维生素。抵抗力的增强还是要靠平时积累,多进行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
学舞蹈的小朵拉们,不妨在家和爸爸妈妈们一起练习打卡,不仅保证了基本功不倒退,还能做到有效的室内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
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生活习惯
(1)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或呵气
看护人如果频繁去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看护孩子时也要戴口罩,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或呵气。 实在需要打喷嚏或咳嗽,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实在来不及,可以用手臂捂住口鼻,之后再清洗手臂和双手。
(2)穿衣要适中 不要害怕还是受凉,给孩子穿过多的衣物,也不要刻意为了锻炼孩子给孩子穿得过于单薄。
(3)注意用餐习惯 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食物再喂给孩子,甚至有的人可能会用嘴咀嚼食物再喂给孩子,这些行为都不可取,一定不要做。
(4)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要定期消毒 奶瓶、奶嘴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30分钟消毒。不耐热的玩具等物品,用酒精喷雾或者酒精棉片擦拭表面。衣物或者毛绒玩具,可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来消毒。
(5)外出时一定要和人群保持距离 外出时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在1米以上。
(6)记得消毒手机、钥匙 孩子最喜欢把玩父母的手机和钥匙等随身携带物品,甚至还可能放嘴里,家长们一定要频繁消毒,可以用消毒剂擦拭,或者用75%酒精棉片擦拭清洁。
(7)家里要定期通风 家里每天要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把孩子带离通风的房间,别让孩子着凉了。
(8)要注意居家隔离 如果家里人有呼吸道的感染,包括感冒或者有一些别的症状等等,一定别忘了戴口罩,要做好适当的居家隔离。
最后附上
“战疫三字经”,教孩子背起来!
(此篇文章摘自新浪网,如有侵权,实属抱歉,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