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摘得“国际花园城市”启示:看得见的“诗城”济南 摸得着的古城“肌理”

2019-12-14   无线济南

当地时间12月13日下午,第19届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正式在意大利落下帷幕。泉城济南从激烈的赛道中强势突围,最终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大奖。同时获得“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唯一单项奖。

据了解,“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涉及城市人居环境管理、生态建设、资源利用、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的国际竞赛。自1997年由国际公园协会及联合国相关组织创办以来,已在各国成功举办18届全球总决赛,得到了联合国各机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广泛认可,被誉为“绿色奥斯卡”。

荣誉过后,一起来看泉城济南如何美得惊动世界,最终夺得“绿色奥斯卡”。

在决赛的竞技场上,济南面对的是维也纳、里斯本、布谊诺斯艾利斯这样的世界名城。而最终夺得“国际花园城市”桂冠,这无疑是对济南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的肯定,近些年来,济南的城市空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而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今天焕发新的光彩。

记录时代音符

塑造“活着的城市记忆”

1904年,济南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古城,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那就是自开商埠,从此掀开了济南近代,对外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篇章,也打开了济南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1895年电影诞生,济南自开商埠之后,第一家电影院出现在经三纬二路路口,取名“小广寒”。经过几年的改造,如今的小广寒电影院旧址,已经恢复了当年辉煌时的模样:巴洛克式建筑的原貌,弧形的“脸面”、四个平圆券窗子、顶部呈叠落的曲线状山尖、再加上下半部分的旧青石墙面,门脸上方大大的标志性数字“1904”,这一切都告诉着人们这座建筑长远的历史。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一直在留意着城市的记忆。济南将保护工作划分成了历史文化遗产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优秀工业遗存、泉水文化景观及泉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传统文化六个保护层次。芙蓉街—百花洲和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城现存的保留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传统特色地区。

在2019年济南开发了泉水书房,通过“山泉湖河城”结合汉字元素,对泉城文脉进行梳理,用书香唤起人们的记忆。济南正在力争让泉水书房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排头兵。

目前,济南市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3个,济南及时为代表性传承人申请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市里每年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提供8000元/年的资金支持。

9月份,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济南拉开帷幕。素有“曲山艺海”美誉的泉城济南再一次与曲艺相逢,泉城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曲艺带来的艺术享受。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也来到了济南,刘兰芳对于济南的曲艺氛围印象非常深刻。在演出中,她主动当起了济南的代言人:“(济南)不但山水好,出人才,不管是高元钧先生,还是马三立、侯宝林等等,都在这儿献过艺,为什么呢?这是大码头,是培养曲艺人才的基地。”

事实也正是如此,济南在非遗传承方面一直不曾松懈,不停地搭建非遗展示的平台。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在春节等重要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主题活动。戏曲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济南深入实施戏曲进校园活动。据悉,到2020 年,济南将实现戏曲进校园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全面实现全覆盖。

在2013年济南市启动了工业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用5年多时间,建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库共356处,工业遗产库共110处,并制定了三种保护和再利用模式。

此外,通过搭建济南“城市文创空间”平台和举办首届旅游文创设计大赛,济南市有力促进了文创事业的发展。首批10家“城市文创空间”落户济南泊寓,成为青年创客的聚集空间,文创项目的孵化空间,文创产品的展示空间。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在调研中多次强调,历史文化古街区的打造要精心精细,要十分注意古城肌理、历史文脉、城市底蕴的保护和传承。

一年四季 各具风格

70%以上建筑看得见山上绿色

济南已由过去的“让济南了解世界”,变为现在的“让世界认识济南”。2018年,济南被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评定为“世界二线城市”,进入“亚洲城市50强”。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多次强调,要提升建设标准,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宜游”目标,全力打造人水共享的城市环境。

“山、泉、湖、河、城”相互融合的泉城济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天下第一泉”风景区闻名海内外。目前,“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正稳步推进。

此外,通过“拆违拆临、建绿透绿”,济南市建绿透绿竣工面积达469.93万平方米,共建成各类绿地4166处,建成口袋公园370处。

在济南市中区郎茂山三区5号楼东侧路边,就有一处口袋公园,时不时有看孩子的市民带着小朋友在这玩一会,要是到了傍晚,坐在小公园里聊天休闲看孩子的市民就更多了。

“虽然面积不大,但对于我们这种老旧小区,能有这么个地方来玩玩,看孩子,就非常好啊”。李广英老人就住附近,楼外街边的口袋公园,成了她每天必去的地方,无论是买菜路过歇歇脚,晚上出来乘乘凉,或者是孩子在这儿蹦蹦跳跳一会儿……总之,这个小公园已经是李广英老人每天必须“打卡”的地方了。

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了解到,2018年,济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3.22平方米。鼓励立体绿化,倡导节约型园林建设,2015至2018年,屋顶绿化面积增加了8.7万余平方米。此外,通过山体绿化,济南实现了70%以上的建筑能够看到山上绿色景象。

2018年,济南启动了长183公里的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建设。建成后,黄河将成为济南市城中河,黄河及滩涂将被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国家湿地公园。据了解,济南已建成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称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五类自然保护地达到了80处,全市现有湿地面积27713.49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71%。

2017年,济南启动全域灯光亮化提升工程。打造了陆线步行游——夜逍遥,用休闲步道串联起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潭等泉水公园节点;水线坐船游——”泛舟行“,在护城河和大明湖内乘船游赏,观27座桥,看19处泉;以及综合试听体验水秀——明湖秀,成为了海内外游客来到济南必打卡的网红景点。

“济南的一年四季有各具风格的美,生活在这座城市,徜徉在这座城市,就会感觉到这座城市的美丽。”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在2019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上如此感慨。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美国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执行主任扎诺斯·帕兹托在来到济南出席论坛时也曾表示:“感觉济南是一个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城市,希望今后能够跟妻子一起来济南度假,更加希望济南能够保持它的美丽与纯真,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