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坚持不懈!
可能人都是这样吧,越是自己没有的,越是向往......吃过那么多餐厅,见过那么多老板,难得有这么一个老板,让我这个海边长大的闽南人,对大海心生向往。
在海边长大的闽南人,靠海吃海,以鲜入味。海鲜的最佳煮法对我而言,永远是白灼或者酱油水。想吃新鲜原味的海鲜,白灼是最地道的方式。
红毛蟹(方言直译过来的)闽语方言:mo he
黄色的膏很多,一般价格贵,福建家庭偶尔会买买清蒸补身子,母的更值钱。
虾蛄
不用介绍啦,大家都认识。有的地方叫皮皮虾,味道没话说,就是剥壳麻烦。
鲍鱼
鲍鱼现在随处可见,跟福建其他海味相比,还真不突出.
土笋冻
土笋冻在厦门、泉州地区非常流行,它源自泉州安海,兴起发扬于厦门。
土笋冻,是发源于泉州晋江安海的特色食品,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亮晶晶,吃起来很清爽很香嫩,常常用芥末来做调料。
海蛎(牡蛎、蚵仔、生蚝)
全世界最爱吃,也最能吃出海蛎味道的,就是福建人和台湾人了!外地人非靠海地区很多人都不敢吃,很少吃,也不觉得好吃,外地产的海蛎也不好吃,除了福建和台湾地区。
海蛎在福建地区叫海蛎,官方名有时候叫牡蛎,台湾叫蚵仔煎的蚵仔,大点的叫生蚝。
野生海蛎,较之滩涂养殖海蛎美味远胜之。其一是不腥,因是个小,肉瘦不肥腴,就象小家碧玉,卖相不艳,但自有清纯资质,不张扬,少腥味。其二是味香,滩养海蛎虽肥美,但白多黑少,所谓过犹不及,刚好盖过海蛎应有之清甜,李渔所谓“腥而寡味”,斯是也。
蛏(cheng)
在闽南语里读音类似“摊”
在福建,尤其闽东福州、宁德、莆田地区海边深受喜爱,尤其是蛏的汤汁。
蛏子,双壳纲竹蛏科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蛏的好兄弟,竹蛏
蛏又名蛏子王,为海产双壳软体动物,体呈延长形,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之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现已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
国庆七天乐,有打算来厦门旅游的友友们,可以私信阿杰,阿杰介绍你闽南旅游攻略,还能美美的吃上闽南地道的海鲜大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