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嫁潜力股

2019-06-08   我是钱某某







改变命运这事,谁都想走捷径。

别说女生,我一大直男,偶尔还幻想个暴富啥的。

可这年头,豪门难嫁,已成事实。

而当援交女风险太大,靠小三上位什么的,又不太道德,且也是低概率事件。

于是,有些女人就盯上了“潜力股”


找男友就要找有事业心的,现在穷点没关系,以后就好了。

可是,潜力股真的没有风险么?

不见得。

知乎也有个热榜提问,叫“女生该不该找个潜力股?”

关注者上万人。

形形色色的回答,各种激烈的讨论,而我立场倒很鲜明——不该。




嫁潜力股,说到底就是一种赌,一种豪赌。

而你一开始就在输。

因为你一旦抱有“我要找潜力股”的执念,那你就是在和他的未来谈恋爱。

你爱的不是此刻的他,而是未来的、幻想中的他。

恋爱本是一个流动而美好的过程。

而你会把这看成一种等,甚至是忍,就像投资者等资金回笼前的无数长夜,尽是焦虑与不安。

就拿《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来说吧。

樊胜美本来是想找现成的“优绩股”

奈何嫁豪门之路竟如此不顺,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个“潜力股”

痴情加励志的王柏川上位。

然后,恋情几多坎坷。

每次哭诉委屈,樊胜美几乎总有那么一句话:“他未来会给我最好的,迟早有一天,我会跟他在上海扎根。”


即使是在“甜蜜时期”,樊胜美也没法做到享受当下。

王柏川对她美貌赞不绝口。

她却扫兴说:“好看也不能天天看,你要是事业荒废了怎么办?”


“只要你努力······”


她要么活在焦虑中,要么活在幻想里。

后来,梦碎了。

王柏川赚了钱,潜力股虽然变成了优绩股,但,买房时依然没加她的名字。


一场幻梦,一场空。




从某种角度讲,樊胜美还算运气好的。

起码她选的“潜力股”是真潜力股。

但在现实生活里,想找个真正有实力雄起的潜力股,概率极低。

知乎网友@例不虚发探花郎有个譬喻形容到位。

中国宋朝有个文化,叫“榜下捉婿”。

那时是科举制度,每次科场公布成绩的时候,下面就乌压压围满了一群人。

这些人是考生吗?

不,绝大多数都是权贵人家的仆人。

这时,考官只要一公布某某某上榜,各家的仆人们就瞬间涌上去。

“不知公子婚嫁与否?”

“家主有一女,相貌不坏,愿嫁给公子为妻,不知可否到府上一聚?”


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你立刻就能抱个美人回家,而且亲家还是权贵阶层呢。

讲这典故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只是一普通女孩,你根本就很难很难找到一个“真潜力股”。

因为好的都被人家挑走了呀。

比如某个单位进来一个小伙子,211毕业,表现出色,脑子机灵。

那些领导老油条一看就懂,马上操起电话。

“喂,老刘啊,我们单位新来了个小伙子,很有潜力,要不要给你女儿介绍介绍?”

学校,单位,国企,大都如此。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不然你以为,那么多寒门出身的牛逼人士,为什么都有个身份不一般的岳父呢?

是的,真正的金子早被人捡走了。

轮到普通小姑娘来挑肥拣瘦的,绝大都是剩下的。

于是你会发现:这个事业心强点,情商又不到位;那个情商高点,学历又不行······


而真正的阶层逆袭,殊不知是多少智慧,多少毅力,多少运气,多少人脉的大集合。

这世界80%都是庸人,这是二八定律决定的。

再经过“榜下捉婿”这么一筛,供你选择的,95%以上都终将沦为庸人。




行,就算你赌赢了。

你眼光超好,运气爆棚,逮住了那个5%。

潜力股变成了优绩股。

你也从柴米油盐里一跃,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夫人。

可这“贵夫人”宝座,你又能坐多久呢?

太多的艺术作品,以及我们置身的现实生活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

男人和女人是患难夫妻。

男人逆袭为富人后,要抛弃原配,另娶一新欢。

消息传开后,男主迎来了千夫所指的局面。


但在众人苛责下,男主问原配:“10年前我下海的时候,有没有叫你一起?我看书的时候,有没有叫你也看?我在外面闯荡的时候,有没有叫你别整天待在家,有没有叫你也立点志气?”

“就因为你画地为牢,不知上进,现在我跟你连个屁话都搭不上!你说,这日子还怎么过?”

抛弃糟糠之妻的例子处处都是,潜力股发达离婚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肯定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但另一个关键在于:你为什么要让自己成为“糟糠之妻”?为什么你要死赖在原地不走?

抛弃患难与共的另一半,固然不可取。

但人性就是驱乐避苦、驱利避害、驱优避劣的。

当拥有足够的选择权之后,有谁,还甘愿呆在如死水一样的婚姻?

又有谁,不渴望拥有一位与自己灵魂处于同一高度的人生伴侣?




一旦你把命运交付于潜力股,那你就把命运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

生活只剩下一个目的:见证他成功。

在这个过程里,你自己就会放弃自我成长。

当他在职场上打磨技能,你在灶台上练着厨艺;


当他在智慧与苦难中重生,而你,却在琐碎中沉沦,沉沦。

可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的。

志趣相异,两人就没法相互成全。

认知差距过大,婚姻基本就成了死寂之地——真的没法聊。

这样的婚姻,你叫它如何不衰?

啰嗦这么多,我无非想讲2个事。

一,你可以找个5分的爱人,但别找个5分的“潜力股”。

前者意味着,你拥有的是择偶心理。

后者意味着,你拥有的是赌徒心理。

前者意味着,你爱的是真实的他。意味着即使陪他走过千山万水,却仍归于平淡时,你依然可以说——我不后悔。


后者意味着,你爱的是未来的他。意味着他必须带着你的期待,不能停歇,不能失败,因为他的“成功”比他的“爱”对你来说更重要。

这太悬了,他大概率会失败,万一成功了,也因为压抑过久,需要一吐怨气,转而寻求别的补偿——如寻找温柔体贴的第三者。

二,不要把婚姻当人生的跳板。

茨维格不是说了嘛,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不要指望嫁豪门,不要指望找潜力股,不要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走捷径。

婚姻又怎么可能是捷径?

它只是两个成年人的合作。

你能力低点,委屈就会多点,你资本厚点,自然就会更加得势。

所以,请把自己重新交还给自己。

去死磕,去自我成长,去走出以婚嫁改变命运的评价体系,去把精力专注于修炼自身,而非挑男人,调教男人,投资男人······

换种表达就是:姑娘,你要自己变成了“优绩股”,好男人自然哗哗哗直扑你而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