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陋习!“不吃野味”成云浮人新风尚!

2020-04-12   云浮发布

“吃野味还不如喝牛奶吃鸡蛋有营养,且还存在安全风险,不值得。”

自从云浮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广大市民对于进食野生动物的观念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多数被访市民认为,要摒弃进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崇尚健康新生活。

“焖蛇、焖鼠、炖鸟汤、泡野生动物药酒……”一直以来,广大民众或多或少都有进食野生动物习惯,特别是蛇类、鼠类、药酒类等等。市民梁先生就一直对野生动物菜肴情有独钟。他说,以前总是认为野生动物滋补强身。例如蛇类,吃了它据说可以祛风、健腰。山鼠、竹鼠据说可以补肾;用野生蛇和鸟类泡酒据说可以祛病强身……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梁先生对此陋习有了全新的理解。他说,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并不是人类的食物。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进食野生动物或许是为了“食物的补充”;但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食物充足,营养足够,无需再进食野生动物了。事实证明,人想要身体好,必须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吃野生动物。营养健康的饮食加上合理的作息和运动,保持好的心情是最关键的。“我咨询过专家,炖一只鸟的营养价值还不如1个鸡蛋;我现在每天跑步4公里,身体比以前好多了。”梁先生说。

市民张洁霞认为,不吃野生动物不仅是一种正确的观念,更是以身作则引导下一代的表率行为。我们大人做好了,孩子就会学;要是我们经常在孩子面前吃野生动物、宰杀野生动物,孩子也会学的,这非常不好。

张洁霞说由于市委市政府的管控和宣传到位、媒体广泛宣传,现在身边吃野生动物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以前在城郊的山上经常能见到“鸟网”,现在已基本看不到了,城区也没发现交易野生动物的店铺和摊位了。

张洁霞说,我们要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事实证明,进食野生动物与“进补”基本没有任何关联,反而容易导致病毒感染和传播。大量的医学证据表明,适当的进食牛奶、粗粮、鸡蛋、肉菜类就可完全满足一个人的营养需求,进食野生动物只会增加风险。

中医师陈志健认为,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很多病毒及不知名的毒素,许多人误以为有滋补药用价值;其实,用野生动物煲汤、炖汤,“功效”主要来源于汤里的中药材,而不是野生动物。另一方面,人们进食野生动物最大的“效果”其实就是心理作用,属于自我安慰的类型。何况进食野生动物并不能利于健康、长寿、强壮,反而长寿、健康、强壮的地区,人们几乎都不吃野生动物,我们理应摒弃陋习,为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做贡献。

有哪些野生动物会传染病毒呢




云浮融媒中心

记者:林峰

编辑:黎雅欣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