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张老师兴高采烈的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
升入大班、中班的小朋友们早已熟悉园内的环境,与其他孩子打成一片,玩的不亦乐乎。开学进入幼儿园小班的新同学,才是最让张老师头疼的!
“萌萌哒”的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完成了入学典礼,找到了自己的班级和座位。在老师安排下,家长在教室外等候,小朋友们要开始上课了。
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小朋友们活蹦乱跳,玩的很开心,爸爸妈妈一走,瞬间变成了“鸡飞狗跳”。明明见不到妈妈了,紧张的大哭,娟娟听到明明哭,也开始抹眼泪,还有的孩子仿佛凳子上扎了钉子,一刻也坐不下来。
还好张老师有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张老师对孩子的“焦躁”心理早已了如指掌。
张老师慢慢安慰,孩子爸爸妈妈也非常配合,加上有意思的互动游戏,迅速让小朋友们冷静下来,进入课堂状态。
幼儿园开学“萌”翻天,还好老师们握有止哭密招。对于孩子们不愿入学的哭闹,宝爸宝妈们很多时候可能会束手无策,甚至会陷入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入园哭闹是因为不想去上学
有育儿经验的宝妈都知道,让孩子老老实实呆在幼儿园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第一次去幼儿园的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独自上课,都是非常不适应的。
入园前孩子干什么事情,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入园后,爸爸妈妈突然不在身边,孩子们都会安全感骤降,陷入恐慌。
很多宝妈宝爸认为,孩子入园哭闹,纯粹是“没出息”不想去上学。其实,这是一个认知误区,孩子哭闹与想不想上学无关,而是通过哭闹这种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找到爸爸妈妈以获得安全感。
误区二:孩子入园哭闹,多打几顿就好了
有的孩子为了不去幼儿园,会哭闹、撒泼,甚至打架,为了让孩子去幼儿园,宝爸宝妈们不惜打骂孩子。这种有些暴力的方式,确实起了点“作用”,很多孩子挨了打之后,看上去“听话”多了,也会老老实实的去幼儿园上课。
其实,暴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孩子们看上去是老老实实去上学了,其实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承受着压力去坐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长此以往,加上父母的打骂,孩子可能会留下一定的心理创伤。
误区三:孩子入园哭闹,完全是无理取闹
很多宝爸宝妈感慨,自己小时候如果有这么好的条件,肯定争着抢着去幼儿园,现在的小孩不愿意去幼儿园,完全是无理取闹!这种看法其实有待斟酌。
孩子初次上幼儿园哭闹不止,并非是无理取闹,这是“分离焦虑症”在作祟。突然离开爸爸妈妈,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孩子的心里是非常害怕的,安全感迅速降低,再加上各种“导火索”,这些都是导致孩子入园哭闹的原因。
孩子入园哭闹,多半是“分离焦虑症”在作怪!对于这个有些陌生的名词,也许有宝妈会疑问,到底什么是分离焦虑症呢?每个宝宝都有分离焦虑症吗?
分离焦虑症(SAD):分离焦虑症又可以叫“认生”,也就是因为分离而陷入陌生环境,随之产生的过度焦虑,常表现为焦躁、坐立不安、失眠、哭闹不止等症状,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以及成年人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也会感到不适应而陷入分离焦虑症。
也就是说不光孩子会陷入分离焦虑症,成年人突然到陌生的环境,也会陷入焦虑症。只是成年人心理调控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环境,而孩子心理调控能力弱,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适应陌生的环境。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入园时,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症”。有些孩子能够快速适应环境,而有些孩子“分离焦虑症”表现强烈,还有些孩子会努力克服“分离焦虑症”。
通过多位幼儿园教师的观察,容易陷入“分离焦虑症”的孩子,大都有这几个特征。
偏内向的孩子
外向的孩子通常更加活泼开朗,能够快速的与小朋友们玩成一片,就算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也能通过玩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一般不会过度陷入“分离焦虑症”。
而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几乎是他们的一切,爸妈不在身边,会让孩子惊慌失措,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分离焦虑症”。
从小没离开过父母的孩子
有的小孩子被父母保护的很好,几乎每天都有爸妈陪着,从小没离开过父母,孩子的安全感几乎全部来自于父母。
一旦入园上学,就意味着孩子不能再依赖父母,要自主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爸妈也不在身边,孩子很容易陷入焦虑。
而有过离开父母经历的孩子,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往往更强。比如经常去爷爷奶奶家和亲戚家小住的孩子,他们一般不会“认生”,去了幼儿园之后,也能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
其实,这与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有关。1岁到3岁的孩子,正处于安全感塑造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非常喜欢粘着爸爸妈妈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安全感主要是通过父母来塑造的。
爸妈在身边,孩子们就有安全感,爸妈不在身边,孩子们的安全感就荡然无存。学龄前的孩子们,去幼儿园上学,就意味着爸妈不在身边,失去安全感的孩子们会陷入情绪失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症”。
多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
孩子之所以入园会出现“分离焦虑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弱,不能够快速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
这时候,宝妈宝爸们就要多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比如,多让孩子自主完全一项任务,多带着孩子体验有趣的项目。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宝妈们就会发现,孩子们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更强了!
适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宝妈们都知道,3岁左右的孩子还处于探索学习阶段,玩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分散的。比如小明本来想要堆积木,积木还没堆完,突然就被门口边的风车吸引了,于是就丢下积木去玩风车。
当孩子注意到父母不在身边而哭闹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是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幼儿园老师在孩子哭闹时,通常都会用糖果、游戏、玩具等方式吸引孩子的目光,稳定孩子的情绪。
学会安慰孩子
孩子们的小心灵很脆弱,“分离焦虑症”就已经让宝宝很难受了,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妈妈的安慰。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上学哭闹,宝妈宝爸二话不说就打骂孩子,这样孩子会更加伤心的。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父母的过激行为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学会安慰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平静下来,才是宝妈们最需要做的事情。
幼儿园开学状况百出,还好老师们的经验很丰富。当孩子陷入“分离焦虑症”时,宝妈们不要慌乱,更不要暴躁,找准孩子们焦躁的原因,对症下药,加上老师的安抚,相信孩子们很快就冷静下来的。
等到孩子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就不会再陷入“分离焦虑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