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伍六七》作为一部国漫,可以说是完全不走寻常路。画风飘逸,“不专业”的配音,随意又无厘头的取名方式,接地气的剧情,却成为这部国漫吸引观众的亮点之一。这些奇怪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却让这部作品变得与众不同。那么这些奇怪的元素到底都是怎么来的?在萤火虫动漫展上,《刺客伍六七》主创见面会上老师们对这些进行解答。
在配音上,众所周知,《刺客伍六七》导演是何小疯,伍六七的配音也是何导,然而何导作为Boss不仅亲自上阵,连同手下的“打工人”都齐齐抓上了。比如买牛杂的小朋友的配音员,不是专业配音演员出生,是公司里的美术组成员。不但负责《刺客伍六七》美术工作,也顺便担任配音。
在剧中听到一些跑龙套的刺客和路人,也是主创团队里的一名负责原画的老师所配音的。根据这些主创老师们的爆料,当初会接下配音工作,就是何导随口说一句“你来试一试这个角色配音吧”。然后,就有了这些不标准的“普通话”配音了。
在取名字上,更是有一种珠三角地区的熟悉感觉,因为有些名字就是根据城市的街道名字来的。比如剧中青凤角色,青凤由来就是在广州海珠区有一条街道叫做“青凤大街”。这名字就这么来的,是不是很随意?还有陈波比的名字由来,就是何导问了一句最累的运动是什么,有人说是波比跳。
结果陈波比就诞生了,这些名字的诞生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往往都是在打趣中灵光一现。不管是在配音上还是取名上,《刺客伍六七》更多的灵感就是来源于生活,好比剧中可乐角色和爱收藏内裤的猥琐大叔,这两位角色都是何导在现实里所取材的,都是从真人真事改编而来。
正是这些看起来很随意和奇怪的方式,让《刺客伍六七》变成一部能够引起共情的国漫。少一了一些高深莫测,多一些通俗易通。所以难怪《刺客伍六七》的成绩是节节高升,希望第三季完结后,下一季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奇怪”又接地气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