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否考上好大学,答案全藏在初三这一阶段!

2020-03-02     晓语文

孩子能否考上好大学,答案全藏在初三这一阶段!

很多家长觉得考上一所好大学,重要的是高中这三年,跟初中没关系。

有不少名校学霸,高中上的是名牌中学,但是初中和小学则普通。但是家长往往忽略,从初中考入名牌高中的这一个过程,基本奠定了孩子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为高中三年的高强度的学习铺路。

中考毕竟是孩子在即将脱离义务教育阶段时,需要凭借自己的实力继续求学之路的第一个重要考试,说中考是“小高考”也不为过。孩子在备考的过程中所养成的习惯对上高中大有益处,万万不可松懈。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初三下学期一开学,马上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学习。老师不再讲更多更新的知识,所有学生开始进入全面复习阶段。

这个时候每天的学习进程是很赶的,除了一个月一次的模拟考试,还有周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卷子和测试题。

一般老师采取“考一次清一次”的办法,每次考完会立马讲解试卷,把考点、难点和易错点归纳总结之后,立马进入下一阶段的测验。

在初一初二学习新课本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复习,直到把不会的知识点搞懂。但初三尤其是下学期,老师会把所有学生默认成“已学完所有课程”的状态,开始进入高度紧张的应试阶段。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跟不上老师的学习安排,很容易越落越远。

总的来说,这一个阶段就是查漏补缺的阶段。一次考试过后总会发现自己有一些知识点没有搞懂,而且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弱势学科。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学不会就干脆放在一边。在一阶段如果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未来高中的学习大有益处。

因为孩子上了高中就会发现,从高一开始,天天都如同中考前夕一般,即便老师讲授新知识也是快节奏的。

所以此时建议孩子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要比平时更加积极地学习,面对难题也不要气馁。老师们不再讲新知识同时意味着老师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解答难题。


利用课上时间认真听讲,利用课下时间积极提问。一般的难题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请教,重点难题如果上课没有听懂下课一定要积极问老师。

伴学君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一个同学。平时的学习成绩大概在中游,但是在进入中考备战之后,有不会的问题经常找老师提问,而且不仅交流学习问题,还会跟老师说自己的备考心态。结果后期的成绩升到了年级前十。

所以在这一阶段学生更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会问题要及时解决。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每周计划表和错题本,把每周要完成的任务列下来,把不会的习题总结下来,才能为后期的复习打下基础。


形成健康的竞争心态

有考试的地方就有竞争。中考说白了就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平时成绩差不多的学生意味着可能会进入同一层次的高中,但如果高中招生名额有限,那么竞争关系就会存在。

平时老师也会鼓励大家良性竞争,成绩排名的公布就是为了能够适当刺激学生的进取心,在与同伴的比较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但是不健康的竞争心态并不可取。相比于竞争,互相交流学习可以进步的更快,排名只不过是衡量自己学习成果的标准。


处在初中的孩子年纪轻,很容易偏执。一味地为了竞争不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时间长了就会固步自封。等孩子上了高中就会发现这样的竞争关系一直存在,不仅是同班同学,甚至和整个省的同学都在竞争。

中考只不过是孩子初次尝试到竞争的紧迫性。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竞争关系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这时就需要家长积极引导孩子,尊重竞争对手,学会分享,但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互帮互助更能缓解孩子备考前的紧张心理,增添学习的乐趣。

这对孩子考大学,考研甚至求职都影响很深,家长也要务必重视。


不断增强的抗压能力

压力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中学阶段,孩子的生存压力几乎为0,那么学习压力就占据了生活的百分之百。

中考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面对的第一个重要的关口,未来走向哪要靠孩子自己选择,家长和老师都是辅助和建议,并不能完全替代孩子做选择。

面对学习压力该如何排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去年在河南郑州有一名初三学生因为压力太大在站台上晕倒,昏迷前还惦念着考试。


这一幕不禁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同身受,现在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远远超过了从前。而最新的中考政策敲定,高中和职业技校将继续实行分流,录取比率6:4调整为5:5,意味着100个初中生里面只有50个能上高中,形式也越来越严峻。

伴学君身边也有初中生,今年即将中考,但因为成绩较靠后,所以家长为孩子报了补习班。下午放学之后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然后立刻赶去补课老师家中一直学习到10点半才放学,平均每天的入睡时间是11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应对中考的压力,那么高中的学习也会举步维艰。从高一开始,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学习,每天早上六点的晨操和每晚九点下课的晚自习,很有可能让刚上高中的孩子适应不过来。


所以在这一时期,家长更需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适度给孩子增加压力但是不要步步紧逼。一方面做好后勤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教会孩子如何自己缓解压力。

不断增强的抗压能力在高三更能显出优势,没有父母在身边可以自如地应对众多的考试。能做到这一步,那么好大学将非你莫属。

总的来说,中考的重要性不仅仅一张成绩单那么简单,备考前的种种状态也为孩子未来的求学之路埋下了种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fdam3AB3uTiws8KxS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