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再通治疗,儿童与成人真的存在差异吗?丨前沿进展

2019-10-25   医脉通神经科

导读

2019年10月来自德国的 Peter B. Sporns 等在 JAMA 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血管内再通术对小儿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些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大血管闭塞的成年患者采用血栓切除术(EVT)疗效显著,然而EVT与儿童卒中是否有关联都是未知的。因此,EVT在小儿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临床价值很有必要。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最终纳入2000年2018年期间27个欧美卒中中心的73名儿童卒中患者中位年龄为11.3岁,男生共37例(51%),女生共36例(49%)。其中63名儿童(86%)接受前循环闭塞治疗,10名患者(14%)接受后循环闭塞治疗;16例(22%)患者同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主要临床结局为7天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儿科卒中量表(PedNIHSS)评分,次要临床结局为6个月和24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评分范围:0[无缺陷]-6[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结果

PedNIHSS神经学评估结果如下:入院时,PedNIHSS均值为14.0(IQR,9.2-20.0);第7天时,PedNIHSS均值改善到4.0(IQR,2.0-7.3)。

mRS评估结果:在6个月时,mRS评分中位数为1.0(IQR,0-1.6);在24个月时,mRS评分中位数为1.0(IQR,0-1.0)。

在73例儿童患者中,其中1例(1%)出现介入后出血并发症,4例(5%)介入治疗周围出现短暂的血管痉挛。

在HERMES荟萃分析中,成人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的比例为2.79 (95% CL, 0.42-6.66),儿童患者为1.37 (95% CL, 0.03-7.40)。

研究结论与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卒中EVT的安全性与成人治疗的安全性无差异,多数儿童患者神经学预后良好。在缺乏高水平证据的情况下,这项研究可能支持临床医生对儿童卒中进行非适应证血栓切除术这一治疗方法。

讨论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已成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成年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儿童卒中机械再通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知识仅限于小病例样本。在儿童患者中,根据现有的总结报告,大多数研究尚未对血栓切除术的潜在应用进行系统探讨。

本次试验为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主要结果为:(1)在缺血性脑卒中和大血管闭塞的儿童患者中,EVT是可行的,因为大多数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再通;(2)儿童机械再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仅1例出现相关脑出血);(3) 大多数儿童患者的长期神经学结局良好;(4)儿童试验中基于PedNIHSS评分所确定的短期改善与成人试验中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短期改善相当。

局限性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为回顾性设计涉及到大量的影响因素,导致数据残缺,从而对血栓切除术的长期结局的分析可能产生偏差。另一个局限性是缺乏对照组,即没有进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的具有大血管阻塞和相似中风严重程度的相当的同期组群。根据儿童患者群体罕见疾病的小样本临床随机试验的证据和同类型成年患者群体的研究证据,研究人员采用HERMES荟萃分析间接评估了成人血栓切除术的安全性。由于不同中心缺乏标准的血栓切除纳入方案,使研究人群存在异质性。尽管如此,这种异质性仍然支持了临床实践,即在不完美的临床环境中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尽管进一步改善与治疗标准化是有希望的。

医脉通编译自:Peter B. Sporns, Ronald Sträer, Jens Minnerup, et al. Feasibility, Safety, and Outcome of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in Childhood Stroke. JAMA Neurology[J].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4,2019. doi:10.1001 / jamaneurol.2019.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