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新片用一记耳光,告别了离婚冷静期丨毒药头条

2020-05-30     毒药君

原标题:这部新片用一记耳光,告别了离婚冷静期丨毒药头条

炸了。

昨天有个词引发网友热议——“离婚冷静期”。

人们讨论最多的是,它被写进我国民法典,会不会对家暴受害者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最新报道来看,似乎、约莫、也许、大概不会。

因为,家暴、出轨等行为,并不在冷静期限制范围以内。

但,暴力这个词,就像太极八卦一样阴晴不定。

有热,就有冷。

民间之所以对这项决议的通过与否如此关注,就来自现实惨不忍睹的数据。

根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近25%的女性曾遭受过暴力对待

严重者,甚至分别被3种以上的暴力行为侵害……

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如果按去年公布的6.8亿女性人口,和近三年稳定在20%左右的被家暴率来算(数据源自网络)

那么保守估计,也有1亿女性正在苦尝家暴恶果

关于家暴该不该忍这件事,近期毒药君被人安利了一部新片。

看完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可以说,它的到来,是对“离婚冷静期”这件事的最好回应。

耳光

Thappad

片名很直接,海报很惊悚。

女人痛苦的表情,已经充分反映了她正遭受的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部印度片。

是的,就是那个女性地位严重低于我国,且把开挂视作基操的印度。

尽管问题一大堆,但这不妨碍他们将社会问题坦率表现出来。

前年在内地上映的《护垫侠》(后改名为《印度合伙人》),就利用一件看似简单的妇女用品,影射出印度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上的严重不公。

这部《耳光》,则从更现实的层面,探讨了印度新女性面临家暴的觉醒与反抗

影片从Amu一家讲起。

身为中产阶级的家庭主妇,她有一个自己深爱着的丈夫,Vikram。

作为家里的贤内助,被“使唤”,已经成为她在家里的固定角色。

尽管,她将之理解为一种对丈夫的爱而任劳任怨。

故事开头,Vikaram正在忙一个公司的大项目。

这个项目之于他的职场升迁至关重要,成则分派伦敦总部,败则没脸做人。

为此,他甚至将工作带到了家里,和同事一起加班。

妻子端茶倒水,前后照应自然在所难免。

拼死拼活奋斗了好几天,Vikram一开始很自信,觉得这件事儿十拿九稳。

在给上级汇报完自己的工作后,他就打电话给妻子,宣布项目搞定。

并让对方在家里布置派对,为自己的升迁庆祝。

派对当晚,气氛完美,直到……

Vikram的老板给自己来了通电话。

对方传递的大意是:

这个项目尽管让他获得了CEO一职,但获得去伦敦资格的,却是他职场里的死对头。

这意味着,他不但输了业绩,还要成为死敌下属。

听到这个消息,Vikram的心态瞬间爆炸。

气急败坏的他,在派对上找来早先参与过投票的上司对质(对方是评估汇报的委员之一)

后者表示,这是出于合作战略需要进行的人事调度。

但早先被老板“看好”过的Vikram,却觉得自己被耍了,并因此怒火中烧。

正当二人因为人事调动问题陷入争吵,且言语冲突即将上升为肢体冲突之际,Amu赶来救场。

不料,后者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被酒后情绪失控的Vikram当场甩了一耳光

此举被Amu的亲朋好友看在眼里,从未被丈夫打过的她,顿感颜面尽失。

这起派对上发生的意外,成为夫妻二人关系的转折点。

影片用了三段类似的情景,巧妙地从视觉上呈现了这种变化。

在意外发生的头两次,尽管Amu每天唤醒丈夫、为其准备早餐,和送他出门的步骤近乎机械,影调却依然是明亮而积极的。

但到了被打的次日。

同样的步骤,画面却蒙上一层冷色调的阴霾,象征着二人关系遇冷。

这层阴霾,无疑是Amu内心的写照。

自打被丈夫甩了一耳光以后,Amu整个人都变了。

她开始变得不再像从前那么积极照料丈夫起居。

即便看起来和之前无差,但脸上的表情,已然说明了一切。

果然,耳光事件后没多久,Amu就决定搬回娘家暂住一段时间。

理由是,她感觉到再无法回到从前。

对于妻子给出的理由,Vikram当然感到不解。

在解释了自己失控并非出于本意而依然得不到原谅后,他不耐烦道:

“既然你非要把事情搞大,那就走你的好了。”

然而没过多久,Vikram的生活就陷入一团糟。

缺少Amu的帮衬,家里顿时乱成一锅粥。

不但体弱的母亲得不到及时照料,自己的生活质量也瞬间下降。

意识到这一点后,Vikram决定去岳父家带Amu回家。

然而,夫妻俩交流的过程中,Vikram并没有认错,而是不停为自己的过失辩护

明白丈夫根本就没替自己考虑的Amu忍不住问道:

你说你的毛病需要我理解,那我的问题谁来理解?

Amu的反问并非得理不饶人。

因为事实上,在成为家庭主妇前,她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只不过为了丈夫的事业,她才选择了牺牲个人前程,转而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

在这次和谈失败以后,明白丈夫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Amu决定诉诸法律——

她打算和丈夫离婚。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都会和Vikram一样,认为Amu是在小题大做。

不就是一耳光,至于么?

甚至当Amu将诉求告知律师后,对方也认为这个选择不足以支撑上庭。

因为一耳光引发的离婚,从逻辑上讲就非常unreasonable,说不通。

但就像Amu回应律师“所有关系都有瑕疵,需要一方去修补”时所说的那样:

当你不得不修补某段关系,实则意味着那段关系已经破裂。

更何况,修补得了外伤,却修补不了内心。

打完Amu的Vikram,总是一口一个“生活就是大便,人要向前看。”

可问题是,就如同他对工作的投入一样。

Amu的投入,全部在丈夫和这个家庭身上。

Vikram打完人可以毫无悔意地向前看,但被打的Amu,感受到的却是不值得。

这样的情况下,你让她如何“向前看”???

Vikram的表现,让Amu彻底意识到二者对婚姻的不同态度。

既然男方无意认错,那自己也不必委曲求全——

即便,在有身孕的前提下。

即便,起因“ 不过是”一记耳光。

更何况,片中劝Amu与丈夫和好的人,自己的婚姻也是一地鸡毛。

拿Amu面前的律师来说,别看她事业有成,在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但实际情况是,她因为结交了有声望的丈夫,并在岳父的庇护下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也正因为这层关系,才让她在夫妻关系中,卑微到连性生活的拒绝权都没有

社会上塑造的女强人形象不过是一种假象。

当她向丈夫屈服时,那个形象就已经崩塌。

另外,别看生母和婆婆都劝Amu以和为贵。

但实际上,这两个女人的一生也是非常不幸的。

前者为了家庭,和Amu一样,放弃了从事歌唱事业的梦想。

后者则因为长期受丈夫冷落,选择了搬来儿子Vikram家里居住。

所谓“女人必须学会忍受”;

所谓“女人的快乐是建立在男人的快乐之下”;

所谓“家庭对女人而言才是重中之重”……

到头来,都不过是印度女性在婚姻中自我矮化的残酷事实

这部原本围绕Vikram和Amu展开的故事,饶了一圈后你会发现,其实是在讲述印度女性普遍面临的婚姻之困

她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理想,选择隐忍度日。

今天忍受一个耳光,明天可能就是一脚,后天升级为毒打。

临了,还必须以“不过是……而已”进行自我催眠。

这样的忍让会换来怎样的结局,你们的童年阴影早已经讲得清楚明白。

写到这里的时候,毒药君想多说几句。

家暴的问题,与其说是只有女性面临的问题。

倒不如说,是所有进入婚姻的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无论性别,不分年龄,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说不,并妥善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才是保证自己幸福和安全的有效手段。

而这一点,就目前来看,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暴力面前,“家丑外扬”并不丢脸。

忍辱负重,反倒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

离婚冷静期可以阻止冲动上头,却无法阻止对方的拳拳相加。

当伤害已经成为现实,不要替对方找无谓的借口。

承认吧,TA只是没那么爱你而已。

书名:《苔藓》

作者:韩十三

关键词:都市 家庭 爱情

简介:以苔藓隐喻都市底层边缘人历经磨难,相爱相杀

有版权合作意向者欢迎来电垂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_DWZHIBnkjnB-0zlV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