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前段时间,长沙发生多起养老机构"爆雷"事件,受害人数上万,仅顺祥一家公司非法集资的涉案金额就达14亿。这些养老机构打着"以房养老"的名义,对外宣称服务水平一流,环境优美等,并且投资一定金额后,光利息就足够老人免费入住养老公寓。
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非法募集到了大量的资金。据悉,不少老人都是抱着投资养老的双重目的,子女还不知情。杨老太太是受害者之一,她经人介绍,与一家养老公司签订了资产养老服务合同,公司将杨老太太的房子作为抵押,向第三方借款327万元。该公司在支付几个月养老金、代付部分借款利息后,停止了支付、代付,出借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杨老太太偿还借款并实现对房屋的抵押权。
目前,这些骗子机构资金链断裂,无人追回存款,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社会对养老问题日渐重视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最近这两年来,时不时就传出老人上当受骗的案例。不法分子以"养老"为幌子,获取老人的信任后,就开始设法让老人投资钱财,有些老人甚至把房子都做了抵押,本以为可以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保障,熟料到最后,钱没了,房没了,落得个老无所依。
除了"以房养老"这种骗局,此外还有包治百病、互联网相亲等骗局,多数骗子的手段很老套,是很容易就识别的,但无奈老人们就是看不明白。前不久,太原一家小区的艾灸馆内,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就有很多老人在门前排队,等着去坐店内的一把椅子,据现场的老人说,这个凳子会发红光,能包治百病,一个卖5480元,很多人争相购买。
有人说,在中国,两种钱最好赚,一是孩子的钱,二是老人的钱。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老人的身体健康,人们很容易就落入金钱骗局。拿老年群体来说,很多老人被骗的次数不止一两次,不免让人怀疑,有些老人是不是心甘情愿被骗,即便如此,也不难理解。老年人上了年纪,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疾病、对死亡的恐惧。面对衰老,普遍抱着花钱改变现状的想法,只要把钱投进去,老人就会莫名心安。
当然,老人频繁上当受骗,也跟我们当下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关联。社会在飞速前进,老人很难跟上节奏,多数老人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过去,对于一些常见骗局,根本就没有识别的能力。
像"以房养老"这种骗局,媒体已经报道过多次了,但仍有老人上当,也凸显了针对老人的各种骗局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及法律的不健全。随着我国进入老年社会,各种专门针对老人的骗局已经形成产业链,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完善立法,加大惩治力度。
老龄化的今天,如何安排老人的晚年生活,如何才能让他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享受生命最后的美好?这个问题值得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