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载,我们为何为共和国热泪盈眶?

2019-10-01   国史拾遗

1921年7月23日,江南,自南宋以来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一小群人建立了一个政党,不过此时其规模实在太小,称之为结社也不过分。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很大的事情,彼时神州大地各路大小组织层出不穷,这是乱世的共同特征。

此时的中国可以说是风云诡变 ,各路势力错综复杂,从1920年代开始,共同组建团体以改革中国社会成为知识分子普遍的共识,那么由谁来终结神州大地的苦难呢?在当时并不确定,各路思潮,各派势力交融、冲突、对撞…不过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受无尽苦难的中华民族的前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了…

经过28年的血雨腥风,历史终于见证了终结乱世的中华民族新一代操盘者,正是那个曾经不起眼的政党,它给中华民族打造的政治实体,便是这个共和国,到今天为止,刚好七十年。

今天是共和国七十年的生日。

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有一种历史情节,这可能是因数千年不间断文明所衍生出的一种高度的文化认同,那么按照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来说,共和国的合法性如何呢?

按照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评价这个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政权的“出身”;二是政权的“功绩”,无论按照哪个标准来判断共和国,毫无疑问是天命所归。

首先说说“出身”,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可以说中华文明史五千年以来最为危难的一段时期,虽说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悲惨时期,五胡乱华,靖康之耻,甲申国难…清末民初的中国也有着类似的困局:军阀混战,强敌入侵,民不聊生…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此时的中华民族还面临一个绝无仅有的危局:中国此时并不仅仅是统治集团本身软弱无能导致身陷困境,更面临文明体系的全面落后。

古代以五胡之残暴,蒙元之粗鄙,满清之阴险,却也无法征服中华,最终只能融入其中,因为中原的文明体系始终高于敌对方一个层级;但近代完全不同,中华文明相对于工业化的西方文明已然全线落后,这是相当危险的。300年前满清入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融入中华民族之中;但日寇入侵,中国人很可能面临印第安人的悲惨命运。

中华文明首次面临从地球上出局的危险…

然而正如基辛格所说的一样: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自从面临危机开始,历代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之道,这其中,就包括了那批共和国的缔造者。

在古代,这叫吊民伐罪。

同反动军阀斗争,同革命背叛者斗争,同外国侵略者斗争,最终在三年解放战争中歼灭、改造了八百万反动军队…这个合法性恐怕是历代无人能比,即便是封建王朝中“得国最正”的汉与明,怕也没这个正当吧。

从1921年到1949年的中华民族革命史,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的史诗,但在今天,很多人即使对此有理性的认识,但仍缺乏一些感性的共情,相较于此,大家却更爱读古代的英雄传说和历史演义。

这是为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这段历史的叙事方式,是和古代史不一样的,什么意思?我们不妨换一个叙述方式。

张飞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见状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三国演义》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毛泽东

彭老总的霸气,恐怕也不输张翼德吧。

“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刘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毛泽东16岁时所作。

主席的豪情与气魄,可比一代豪杰刘玄德高出好几个档次啊。

这种类比的例子可以举很多,百骑截营与飞夺泸定桥;贺老总两把菜刀闹革命与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左权壮烈牺牲和庞统落凤坡星陨…

其实,若是将这段历史以传统的历史演义,或是武侠小说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一定是整个历史文学史上最精彩的作品,

但,总觉得有些突兀,画风突变?

革命史有这么浪漫吗?其实真实的革命史的浪漫程度远超演义小说,看看《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谁能浪漫过这个?

但因叙述方式的问题,这段历史现在给人的直观印象更多的是“乡土气”,虽然共和国的缔造者是整个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志士,最有修养的一批人,但因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穿着破草鞋烂棉袄,又为了和底层人民打成一片,天天扭秧歌说大白话,所以给人一种 “土”的感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觉得“土”那就对了,这个“土”,正是共和国和历代王朝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它属于全体中国人,不仅是领袖,更包括所有劳苦大众。

其实,按照刚刚说的,以中国传统的叙述方式来叙述中国革命史和建国后的奋斗史,当然不是不可以,这几十年本来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共和国的缔造者和数千年来的仁人志士一样,有着宏图大志,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奋斗,最终成就了一番功业!

但是,如果是这样叙事的话,虽然好看,但却太狭隘了。

狭隘?为何?因为近代的革命史,绝不仅仅是封建式的帝王将相创造功业的英雄传说,它是整个民族一同奋斗的雄伟史诗,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头一回。

看看史书或是演义,你可以体会一代枭雄曹操的胸襟与气魄,但赤壁之战数十万人之中一个普通士兵的心境,历史上是不会有任何记载的,古代也不会有任何人关心;放在仁君刘备这也一样,桃园结义,忠肝义胆浪漫千年,但夷陵无辜被焚杀的数万冤魂的心情呢?历史不会记载,演义也不会写。

但建国史不一样,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中写过不少细节,比如:朱德的地理课。

对基层士兵如此亲近的统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朱德总司令和基层士兵的关系,虽有职务上的差距,但从性质上来说,并不存在谁高谁低,大家都是平等的,关系是“革命同志”。

同志是何意?志同道合之人!

这些朴素却又贫苦士兵们,并不是解放军将领们建功立业的工具,他们是好战友,为着共同的理想而奋斗,让整个民族走向文明与强盛,就是他们的理想。总司令非常乐意帮助这些因饱受压迫,没有受过基本教育的基层士兵们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因为帮助基层的贫苦人民增长见识,也是为这个理想而努力的一部分。

这是另一种肝胆相照。

革命年代之前,普通人是没有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

所以说,1949年,共和国的建立,绝不仅仅是数千年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而是人民的解放。

所以说,1946年-1949年的那场内战,和楚汉相争,三国内战也绝不是一个性质,这是人民解放战争。

所以说,历代王朝,均是帝王将相们进行统治的工具;而共和国不同,它的缔造者是全体中国人民,它的主人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它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服务,绝不是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古典王朝庙堂上的伟大,属于个人,看似恢弘却虚无缥缈,最终也只有最初那份经世济国的理想传承下去。千百年后,这份理想又打造出了共和国,不过这一次,这份伟大终于走下了庙堂,属于全体人民,看似土气,实则大气磅礴!

共和国和封建王朝不同,不存在太庙,它只有人民英雄纪念碑。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终于,五千年来第一次,光环从英雄头上散去,推向了全体人民。

我们为奋斗过的所有中国人致敬。

我们为牺牲过的所有中国人默哀。

那从“功绩”角度呢?共和国七十年了,七十年,终于让这个民族扫除了数百年的颓靡,摆脱了上百年的国耻,将面临亡国灭种之危的中华民族重新带回正道,走向强盛,其丰功伟绩震古烁今。

我们仍可以像评价传统王朝一样,从宏观角度为共和国的每一次功绩而欢呼: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击败白人军队,保障了国家安全,中国一举扭转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屡次陷入惨败或极其被动的局面。然而不要忘了,就在50多年前,1894年9月15日,清军在平壤战役惨败,这是甲午战争崩溃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彻底走向亡国危机的开始。

1957年,共和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建设了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工业,初步成长为一个工业国;自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中国第一家新式工厂——安庆内军械所建立已近百年。

1985年11月16日,中国海军舰队首次派出对外出访舰艇编队,出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这距离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经过去近600年。

这些文治武功,将印在史书上,永不磨灭。

而从一些更平凡的事情上,我们更能体会到共和国的伟大。

1950年3月16日,新中国政府动员150万大军剿匪,持续至1953年,消灭、投降者260余万人,困扰底层百姓数千年的土匪问题被彻底解决,神州大地海清河晏。

1952年5月24日,新中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也对国民文化素质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

1957年12月23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号主席令,批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人首次有了可靠的全民卫生防疫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本消除了古代的“瘟疫”。

1958年7月1日,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毛主席十分高兴,赋诗《送瘟神》以庆祝。

共和国真的是在为着这个民族服务,为了让这个民族有着更安定的环境,更丰富的学识,更健康的体魄而努力,七十年的努力,共和国终于使得这个民族的整体迈进了现代文明。

既然为人民而服务,那必将生生不息。

所以说,虽然28年的革命史,70年的建国史相对于数千年的文明史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但我坚信,即使是千百年之后,这段历史留给后人的印象,绝不仅是传统的兴衰交替;我坚信,千百年后,这个民族的后世在回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不会仅付笑谈中,而会同我们一样,热泪盈眶。

而我们在今天,为她欢呼流泪。

共和国,万岁。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