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万众瞩目的科创板将正式开锣,25只新股也会首发亮相。注:关于科创板的打新规则,参考这篇往期文章:科创板打新指南
关注科创板的朋友一定想知道,这25只新股的基本面如何?哪些新股比较优质?最近我跑了一个科创板首发公司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下面我简单扯一扯。
1、25家首发公司基本面大盘点
从25家首发公司的基本面数据来看,普遍存在市盈率高,研发费用低的特点。
首先,从市盈率来看,25家首发公司平均市盈率高达53.4倍。其中市盈率最高的公司是中微公司,首发估值高达170倍,市盈率最低的是中国通号,首发估值为18.8倍。
其次,从研发费用看,投入资金最多的两家公司是中国通号和澜起科技。2018年,中国通号的研发费用是13.24亿元,澜起科技的研发费用是2.77亿元。剔除这两家公司,其余23家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仅为0.65亿元,其中新光光电2018年的研发费用仅为0.12亿元。
最后,从首发总市值来看,25家公司的平均市值为94亿元左右,其中市值最大的公司是中国通号,首发总市值为619.5亿元,其次为澜起科技,总市值为280亿元,市值最小的公司是安集科技,总市值只有近21亿元。
2、综合来看,澜起科技最优质
综合各种指标来看,澜起科技(688008.SH)可能是25家首发公司中为数不多的优质公司。该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是全球内存接口芯片“独角兽”。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澜起科技已凭借尖端技术,跻身全球仅有的三大内存接口芯片公司之一,其余的两家IDT和Rambus都是美国公司。其内存接口芯片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已高达近50%,客户包括三星电子、海力士、美光科技等。
财务数据方面,公司招股书显示,2016至2018年度澜起科技的营收分别为8.45亿元、12.28亿元和17.58亿元,2018年毛利率达到了70%左右。
研发费用方面,2016年至2018年,澜起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了1.98亿元、1.88亿万元和2.77亿元,占营收比均值达到了15%左右。
3、我的科创板参与原则:只打新不买股
关于科创板,个人的参与原则是“只打新不买股”。原因很简单,像科创板这种万众瞩目的项目,必将会迎来资金的爆炒,刀口舔血的事绝对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你甚至可以把科创板的首批公司看作是科创板概念板块,参考此前的一些大热板块,基本上开板日就是历史最高价,散户冲进去接盘的概率非常大。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科创板25家首发公司中,最终会有公司走出来,成为大牛股。但是,一切要等投资者的热情冷却后再做打算。新股上市两年内不用看,先放一放再说。
股市绝非赌博靠运气,深知只有专业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欧阳财经(YK66CC),股市干货学习,教你精准把握主力资金动向 ,解决你选股以及买卖点等问题以及干货学习。还可以免费领取战法和交易系统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