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桃浦智创城的建设工地上,智创TOP项目正式复工。工人们鱼贯而入,在完成一系列规范的防疫动作之后,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桃浦智创城公司总经理强浩表示,因为疫情缘故,智创TOP的开工日期延后了一个多月。“但我们有办法赶上进度,2020年,桃浦智创城年初定下的建设目标不变。”
一手抓防疫,一手谋发展,通过10位区领导坐镇10个街道镇,一线部署督导工复产工作,目前,普陀区所有项目企业已复工18077家,复工率88.29%;全区9534个沿街商铺中,已复市7643个,复市率80.17%。与此同时,普陀区全力出击招商引资、推动在谈项目落地,仅桃浦智创城内,正在接洽中的意向落地项目就达到30余家。预计下个月,两个新项目的土地出让工作将启动。到今年二三季度,一批企业地区总部将落户园区。
生产正不断复苏
市场在逐步兴旺
越来越多的希望种子
也正在萌芽……
及时发布政策 切中企业命脉
今年2月8日,普陀区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2条措施,内容涉及减免房租、减轻人力成本、稳定劳动关系、加大人才住房补贴、延期申报纳税、加大信贷支持等,条条切中企业的需求。
没有防疫物资导致开工难?区商务委准备了三种形式的对接方案,针对急于开工的企业、口罩需求量大的企业、中小型有“团购”诉求的企业,分类提供服务。区内还专门派出59支由专业医生组成的防疫指导员队伍,以分片包干的形式,覆盖全区所有园区、楼宇、企业,帮助企业做好防疫。
流动资金紧张?普陀区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发布推出“信贷绿色通道”,大大加快审批和放贷的进程,截至3月17日,首贷26家已获批,金额13.93亿元。其中一家柯渡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马美芳说,她在2月26日提交了贷款申请材料,27日就拿到授信,一周后,提取了首批发放的2000万元。“放在过去,至少要等上三个月的,现在24小时就办妥了。”
在这12条措施中,普陀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一网通办”能力也列入其中,在不能见面的疫情特殊时期,为许多企业业务办理打开了线上的快捷通道。
就在一个月前,桃浦智创城“店小二”收到一条来自日本的消息,两家境外投资公司拟组成联合体投资桃浦智创城,但合作前提是,要在2月底前于上海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为难的是,当时,项目的经办人因疫情缘故还隔离在日本,注册相关的所有资料也尚未准备,加上新公司涉及多名外籍董事,无一人能够来到现场。然而,利用“一网通办”,依靠线上材料递交、审批、签字的全流程服务,短短8天内,企业完成了注册工作。
目前,通过加紧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2条措施,普陀区大批企业已受益:区财政局审核拨付企业所需扶持资金,截至目前,已满足全区1496家企业需求;区国资委预计将为符合政策条件的1491家企业减免近1亿元租金;区人社局多方发力,吸引数百人到急需员工的企业应征。
关注个性需求 服务注重细节
不久前,相关部门在调研时发现,注册在天地软件园的思询科技,正陷入“要不要裁员”的苦恼之中。公司负责人罗浩成表示,员工们都是跟着他打拼出来,但时下公司现金流压力太大,怎么办?园区“店小二”想在了企业前头,通过建议企业向员工提出股权分配,鼓励大家和企业一起共担风险、共享发展,解决了罗浩成的困扰。
在企业复工复产中,常常出现一些因产业特性或企业发展阶段而导致的个性化难题。如果政府服务能在第一时间介入,找到相应破解方案,很可能就是给企业“帮大忙”。为此,普陀区充分发挥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作用,由区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同时加大街镇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用实际行动提升区域营商服务能级和精细化水平。
今年2月中下旬,区领导在走访企业时就发现,专注于生产欧洲高端商务男装的上海沙驰服饰有限公司,因品牌95%业绩来自线下,疫情一来,商铺门店几乎全部歇业,预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较去年同期,要下降近20%。更令企业发愁的是,原先每年2月举办的订货会,因疫情不能人员集聚,一直拖着没办,除了损失订单外,产业链上下游的自营门店和代理商,面料、辅料等供应商都要深陷“复工难复产”的困局。
街道方面立刻组织开展对接服务,依次针对人员集聚、防控物资筹集、开办场地等问题,制定了解决方案。3月9日,这场迟来的订货会终于开幕。通过区域资源协调配置,受益的不光是沙驰一家,疫情导致古井假日酒店严重亏损,通过承接订货会,真正实现开业。
截至目前,全区25名局级领导及各委办局、街镇干部共走访企业1379家,走访对象涵盖央企、国企、外企、民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收到企业反馈诉求680个,已解决570个,解决率83.8%。
提前谋篇布局 争分夺秒抢进度
“三月份以来,我们园区每天都很热闹。除了工地上紧锣密鼓地建设外,每天还要举行三四场的项目对接会。”强浩说。目前,桃浦智创城项目已100%复工,确保到2020年底完成年初定下的任务:完成核心区土地收储,涉及75万平方米已出让项目全线开工建设;中央绿地南三块及主干道建设全面推进;争取完成1-2块成规模土地出让。与此同时,整个疫情期间,桃浦智创城和落户其间的中以(上海)创新园始终没有暂停过招商工作。
就在前不久,一家总部设在瑞士、立足中国发展的红色独角兽(中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普陀区远程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是一家致力于联合世界著名科学家及研究机构,努力实现尖端科学技术转化、创新高科技产业规模孵化和产业链条供给国际化的跨国投资集团。早在今年春节前,桃浦智创城就与其约定,要依托红色独角兽在以色列、欧洲和澳洲的资源,参与建设国际创新城。为抓住好项目,疫情期间,双方多次线上沟通,越聊越深入,决定先把“婚期”定下,再进一步谈“嫁妆”和“聘礼”,于是就有了这份隔着屏幕敲定的《合作备忘录》。
目前,园区正在对接中的意向企业达到30多家。预计到下个月,一个智能安防企业总部和一个智能服务项目,将双双落地桃浦智创城。“还有一些安防领域、生命健康领域的地区总部型企业,将于后两个季度,在我们园区安家。”强浩说。
此外,围绕重点地区建设,普陀区正努力跑出加速度,不断增强重点地区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针对真如城市副中心,普陀区正着力部署楼宇招商大数据平台,将采取一楼一策,实现“精准招商”,提升楼宇税收落地率,同时正加快真如铁三角科技园转型升级。针对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建设,采取“不见面招商”“一口式受理”“全程帮办”等措施,紧抓项目引进不停歇。截至3月20日,已对接了中钢控股等重点项目共52个,其中接洽中的15个,在谈在办27个,办结10个。在长寿商业商务区建设方面,全力推动“长寿湾”天安·千树西地块顺利开业,稳步推进鸿寿坊、长寿D5-6地块、锦绣里北块等重点商办项目施工建设,积极协调曹家渡商业综合体建设。
资料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王雨思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谈了这些
疫情期间垃圾分类效果如何?
沪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至二级
“疫”起宅了那么久,你的睡眠还好吗?
普陀这里的植物陆续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