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这样的老人,别指望孩子孝敬你,都是你们自找的

2019-08-19   C位妈妈

文|C位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养儿防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每个家庭不求孩子的大富大贵,但也希望在孩子长大而自己已经老了的时候,可以为自己分担一些,做到陪伴和赡养的义务。

但现今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不孝子孙不赡养老人,将老人赶出家门,甚至为钱弑父弑母的报道数见不鲜。还出现了很多子女拒绝赡养父母的社会案例,哪怕都已经上了公堂,打了官司,可依然还是不知悔改。

我国法律法规有严格的纸面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如果还遭到孩子的强烈反对的话,老人就可以向法院提供诉讼来进行调解。

​那么面对这么严格的法律,为什么还有的子女敢公然违反,拒绝赡养养育自己这么多年的父母呢?其实其中是有很多的社会原因和情感原因的。

例如,大数据也会显示,农村子女拒绝赡养父母的人口远远大于城市。正是因为农村人均收入较低,但人口又居多,很难维持现有的生活。而农村在赡养老人的风气和教育程度方面也远远不够,所以才会缺乏亲情和责任意识,对自己老去的父母不管不顾。

但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人心都是肉长的,有时候孩子的不孝顺也能反映出这个家庭的问题,父母也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做法和错误。如果是自己没有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没有做好亲身示范,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老了没人管的下场。

这些老人就别指望孩子孝敬

1.上梁不正下梁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生活在父母创造的环境下会对事物耳濡目染。如果父母本身就存在人格问题的话,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也变成一个冷酷和自私的人。

父母都不孝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孩子心中就会目无尊卑,不懂得什么是孝顺。孩子会学习父母的作为,长大了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亲人。所以我们也一定要做好自己,孝顺老人,为孩子从小就树立一个有爱心,温顺的心理性格。

2.偏心的老人

中国家庭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家长总是只满足一方的愿望,只夸赞一个孩子。有很多二胎家庭只考虑儿子的情况而不考虑女儿,给女儿很多无形中的压力。

一些家庭甚至因为金钱不足,而让女儿放弃梦想,甚至是放弃读书的机会去外出打工,只为了能养活弟弟,为弟弟分担生活的压力。最寒心的是家里人只会一味地索取,而并不在乎女儿的付出。

再加上分财产时会因为老人的偏心而分配不均,子女之间会彼此觉得心里不舒服,会出现很多金钱的纠葛。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感平衡问题,为自己做好两手准备。

3.打骂孩子的老人

打骂是最伤亲子感情的,孩子会记一辈子。家长总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家中,欺负弱小的孩子。无论是酗酒还是清醒状态,都会对孩子进行辱骂和踢打。完全不顾孩子的哭喊求饶,也丝毫不在意自己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面对家长的暴行,孩子也只能敢怒不敢言,每天带着满身伤痕躲在角落里哭,对家长充满了畏惧感,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所以当父母老了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狠心,觉得没人照顾也是父母自找的,谁不想赶紧离开这样的父母呢?所以将心比心,家长要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能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

​在一切问题向“钱”看的时代,我们不得不说钱真的很重要,也不得不说没它真的不行。很多子女不愿意赡养父母就是因为会花费一笔不小的财产,所以都会互相推辞。所以为了以后老了不会无依无靠,家长也要给自己准备好足够的退休金。

当然,为了能和子女更加的和谐相处,我们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维系好家庭之间的温暖和和谐。每个孩子都是善良和纯真的,他们都有一颗孝顺的心。

今日互动:你有没有哪一刻对父母失望过?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关注【C位妈妈】,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得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助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