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咱别用“女团”说事儿了行不?

2020-06-12   新京报Fun娱乐

原标题: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咱别用“女团”说事儿了行不?

撰文:纪如泽(娱评人)、报报

《乘风破浪的姐姐》终于开播了。

在0宣发、0预告的情况下……这个备受期待的节目静悄悄的播出。

热搜榜的停更,也没阻止这部综艺迅速火爆所有社交平台,在工作日的中午和下午,还能有这样的热度,属实不易。

大概说下这个节目吧。

初评级现场打分、无彩排就表演、全开麦live……

当被告知现场出分数时,我们静静子这么说:

姐,不愧是你。

当然了,要说这30位姐姐,没有哪位是没有个性的。

有网友总结了这个节目,有陡然起身的宁静。

乍然脱鞋的黄龄……

猛然八卦的王智……

打大大大哈欠的张雨绮……

吃东西的黄龄……

以及……趴桌子上的钟丽缇

全员恶人!这才是真的“重新定义女团”吧。

网友调侃到:这是一场反pua选秀。

本秀粉实名赞同!

这个节目中,还有不少出圈的梗。比如宁静的“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十几年白干了?都不知道我是谁…”

比如张雨绮的“这不是油,是高光,你不太懂”。

还有伊能静的“你们能不能配合下我,别让我配合你们”。

各种金句和梗确实让网友们哈哈哈哈了一整个下午。

然而,就第一集播出的内容来看,节目组打造女团的目标能否实现,着实让人怀疑。

各位来自歌唱、舞蹈、演艺界的姐姐们,个个身怀绝技,在各自领域都有所积累。尽管在节目组采访中,大部分姐姐都信誓旦旦表明有C位出道的梦想,但如果各位选择来这档节目的原因和动机,单纯指向做女团,说服力实在有限。

宁静更是直接在节目中说自己来参加节目是因为“贪玩”。

当杜华问她想成团吗?静姐:我没想成团。

而节目中各位姐姐的表现,宁静可以指挥摄像师给自己取个中景,伊能静直言“让我舒服地坐行吗?”,黄圣依没准备好表演前直接要求暂停,金莎开唱前要求听一下伴奏人声的音量比……入行多年的各位姐姐们,无法忽略她们的从业经历、行业地位和工作习惯。

当然,同样让人无法忽视的是,出道多年的姐姐们,无论唱歌跳舞还是舞台表现力,都有让人由衷感叹“不愧是她”的时刻。

显然,这些在真正意义上的女团选秀节目中是很难看到的。

与姐姐们相对应的节目组,也没有真正按照女团选秀的方式来操作。

首先,在比赛规则上弱化了竞争感,虽然有评分规则,但更多时候还是让各位姐姐充分彰显个人风格与魅力。这一点,在节目开篇的充满励志感的“独立女性宣言”式的开场文案中充分凸显。

有意思的是,打分组中女团经理人杜华,从女团选择的标准出发,诸多评论放大了节目目标和现实的矛盾,甚至字幕都直接打上“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女团标准”。

杜华的标准确实是当下女团实际标准——外形养眼、黄金比例、有基本功,还包括不能唱得太好,容易盖过其他成员。

于是顺理成章的,杜华成为了这个节目的挨骂担当。

当姐姐们对分数有质疑时,节目组会紧急暂停,并去告知杜华:不管你的审美和标准是什么,一定要很准确的表达出来。

杜华:好的,好的,知道了。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华华子

阿朵:

郑希怡更是直言:还要被不知道是什么的人,去评审我自己。

就在节目播出当晚,丁当直接发文diss了杜华:

杜华,卑微。

但其实那些标准,大家在《创造101》《青春有你》等选秀节目中也许可以接受,但到了姐姐们这里就接受不了了。

女团作为年轻女艺人的出道方式之一,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标准,是因为参加成员都尚未出道,单凭个人能力很难实现市场价值。

作为投资方的资本,是为了从她们挖掘最大的价值,进行打包出道。

但这一点在姐姐们身上是不存在的,多年资历早已证明了其个体价值,也深谙自己最大的优势和弱点。

身为老板娘的张萌来参加节目,看着就像来认识人的,“以后找演员什么的,不是很方便吗?”

所以,《乘风破浪的姐姐》如果一定要自我定位成女团节目,本质上可能更接近于一场大型表演类实验综艺。

姐姐们假装自己是未曾经过市场检验的选手,以女团的规则来重新衡量自己的价值。这一点,与节目开篇“三十而骊”,彰显独立女性的价值取向又有点向左。

就像宁静在节目里说的那样,“我还要介绍自己?我这几十年白干了?”,姐姐们还要重新衡量自我价值再出道?这几十年白干了?

倒不如,简单点,看各位漂亮姐姐变着法儿地在舞台上展现美好,成不成团,不重要。

毕竟,姐姐们和观众都沉浸其中,享受快乐。

真正煎熬的,除了要给姐姐们送牛奶的节目组,大概就只有杜华了吧…

本文为新京报Fun娱乐(ID:yuleyidian)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