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羚网讯(记者 魏慧敏)12月27日,记者从省地震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青海子项目计划于2022年建成。
据省地震局副局长马玉虎介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青海子项目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震预警”和“地震烈度速报”两大部分。地震预警的原理是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地震台网,在震后数秒内快速估算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地之前发布警报;地震烈度速报是依托广泛分布的地震台网,在震后数分钟内快速确定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尽快掌握灾情严重程度和分布状况。
该项目在技术层面将要建设五大系统,新建464个台站(基准站、基本站和一般站),融入现有台网,组成台站观测系统;建设覆盖8个市(州)的行业通信网络系统;建设一个Ⅰ类数据处理系统;新建一个由省级紧急地震信息服务发布平台,6个市(州)信息转发平台,在政府、企业、学校等部署68个信息接收终端组成的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一个省级技术支持与保障的技术系统。
据了解,2019年已完成台站观测系统所有新建台站土建工程量的50%,包括8个基准站、17个基本站和127个一般站的建设任务,其中年底前预计可完成175个一般站的建设。已采购86套组成地震观测系统的加速度计和数据采集,台站建设所需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蓄电池供电系统、防雷系统和监控系统等通用设备正在陆续开展安装。此外,预警中心建设方面已完成预警中心的设计招标,目前正在开展全面设计。
马玉虎表示,该项目建成后,能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为社会公众提供秒级有效预警服务,社会公众可以及时逃生避险,减少社会公众地震伤亡,并为高速铁路、核电站、燃气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形成跨行业的地震紧急处置联动能力,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安全水平,有效减少次生灾害和经济损失。在震后数分钟内快速获取县城和乡镇的地震仪器反应,快速确定灾情分布、重灾区范围等信息,为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门高效指挥救灾行动,合理分配资源力量、最大限度利用救灾“黄金72小时”提供科技支撑。此外,还将形成“三网合一”实时传输综合地震观测台网,为抗震设防、抗震救灾科学研究长期提供基础服务。
作者:魏慧敏 来源:青海羚网